在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的的政策文件指导下,房地产需求信贷收紧,二套房首付提至五成,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诸如纳税未满一年外地人禁止买房等配套政策,抑制房地产炒房投机,许多行政干预措施深为许多学者专家所诟病,遭到干预市场经济、治标不治本的等多方面评议,提出加息这一杀手锏来加大炒房投机者的成本,回收流动性,可令房地产迅速降温达到降房价的目的。中央却迟迟不出加息这招,笔者认为是出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多种因素的考量,是大有原因的。
首先,财政刺激经济计划后续还得跟进。地方融资平台已经负债高磊,而保持经济增长依旧压力重重,所以政府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仍旧是一支强针剂,特别今年的地震以及南方大量洪涝灾害给地方政府启动投资建设提供了口实。政府投资大量新旧举债融资需要低利息支撑,加息无疑提高了融资成本,加大地方债务破产的可能性,同时抑制社会投资,于经济增长不利。
其次,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会高企,必须加息进行收缩。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50个城市前期上涨厉害的几种食品平均价格4月下旬和5月上旬已经持续下滑。再看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0%;1-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4%,表明工业品生产成本提高,工业生产利润的呈现下降趋势。国际铁矿石、石油价格的攀升导致一定程度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明显,而工业品出口价格的上涨今年以来的一直滞后表明产能过剩的现状。国内加息对工业品成本上涨抑制作用不大,反而进一步侵蚀生产利润,加剧企业的破产。随着购进成本和出场价格的倒挂当然迫使一部分产业资本的离场,形成社会流动性资金,反而需要寻找出路,引导这部分资金进行新领域的投资怕比通过加息回收对经济更有裨益。5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放宽了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其中包括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所以看来加息并不是首要必须的。
第三,无论哪次的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房地产市场平稳下来,软着落,并未要使房地产大起大落。这次调控也莫能例外,笔者认为这次调控并非源起所谓房地产泡沫的缘故,恐怕更多的是人民群众关于的房价的舆论以及引发的拆迁事件、违规新城建设、官员腐败事件的聚焦和放大,有些民怨沸腾之势,平抑房价自然作为顺应民心的行动。温家宝总理在答复网友提问曾承诺有信心任期内使房价保持合理价位。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关于房价的讨论众说纷纭,关于房价的提案甚多,但是“两会”刚结束,房价依旧是引吭高歌,地王再现。所以才引发了政府重拳调控,毕竟房地产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巨大,政府也唯恐过重的调控措施令房地产硬着落,温家宝总理5月13日在天津考察时,强调宏观调控要适时适度,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同时把握好政策力度,防止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表明房地产调控处于两难的局面。基于综合考虑,对房地产调控会慎用加息,更多的是行政措施,如果抑制不住,为了确保政府公信力的面子问题,措施会继续推出,当然不排除还有比面子问题更重要的考虑,撕下面子为了经济刺激和就业保障松绑房地产,但可能性小,所以房地产短时间难以上涨。
因此,通过大幅度加息加快房地产调整力度,加剧了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无疑一步步给掉进那些唱空中国经济的国外投行、基金们的阴谋里,让他们大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