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之谜(二)
实际上,人们生活并没有像GDP那样迅速增长,反而是缓慢,甚至出现了减少。其实,以美元以价的GDP有本国货币升值因素,但是也有很多是通胀因素。假定真实增长不变,通胀越严重越厉害,名义增长就越高。到时,统计出来的数字自然变得很漂亮。在这里,我们看一些数据,周克成在博客上说到,“据北京大学赵留彦、王一鸣两位教授的考证,中国大陆货币存量(M2)在1952年为101.3亿元,在历经五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后,货币存量在2001年达到了152,888亿元,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货币增发了1500倍左右。”同时,他还说,“2003年后,中国又进入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数据,2009年4月末,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已经高达54万亿元。这个数据是2001年的三倍以上,是1952年的5000多倍。”
通胀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早被奥派很多学者论证了。尽管如此,各国政府还是喜欢通过刺激经济,也包括通胀方式。很多时候,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放出来超量货币。虽然通过通胀并不能真正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却提高名义增长。假定真实经济增长是2%,通胀是1%,名义增长就是3%。要是通胀达到10%,那么名义增长就是12%。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压低通胀率,经济增长就自然被提高。
这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人们实际生活水平却提高得很慢。很多时候,虽然工资增长,但是物价上涨更厉害,所以实际生活水平就没有什么提高。2004年以来,中国房价上涨得很厉害,导致很多人工资无法跟上房价。
因此,对中国GDP之谜。我们要看到肯定方面,同时也要看一些问题的存在。不要以为我们人均GDP达到了多少美元,就值得骄傲了。其实,还要认真看真实的购买力。要是到时人均GDP很高,同时物价水平也很高,那么对国民生活水平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
201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