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中国GDP的水分究竟有多少?
楼主
fgq5910
3122
6
收藏
2010-08-02
2010年08月02日 10:4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大 ↓小】
计算中国的GDP数据,大体已成为一个娱乐新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经过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同比增长11.1%。但预计中的问题随之而来,有媒体计算了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市区,其GDP之和为18.01万亿元,高出国家统计局所公布数据近8000亿元。其中28个省市区的GDP增速超过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数值,仅有新疆为10.7%,未达全国平均水平11.1%。此GDP之和尚不包括没有公布数据的贵州和上海,但即便它们上半年增长为零,按其2009年的同比数据,“保守估计,31省份之和将达到18.8233万亿,比全国GDP多出1.5393万亿,比例高达8.9%,约合4个重庆上半年的GDP”。
地方之和远远高于全国数据,已经连续出现多年。2009年的半年报,地方之和即高于全国数据1.4万亿元。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4月份就有媒体发现,在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份中,有28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全国11.9%的水平——去年的情况延续到今年,一季度又延续到二季度,一切好似顺理成章。而顺着这样的思路,完全可以预计,年度数据发布之时,地方与全国数据的差异,将是一个多么惊人而可笑的场面。
可是,尽管GDP中存在“水分”已尽人皆知,公众却并不知晓“挤水分”的相关情况,更难以判断“水分”究竟来自何处,以及占比多少。一般而言,全国和地方数据存在巨大差异,大体源自三个方面:一是分级核算造成重复计算;二是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造成“误差”;三是考核机制造成地方GDP造假。在相关人士的反复解释下,分级核算造成重复计算导致误差,大体已为公众理解,其他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却一直语焉不详。
如此造成的不便和疑虑显而易见,人们难以知道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究竟有多大的公信力。尤其是那些分省公布的数据,究竟是经过了“挤水分”后的调整数据,还是各省上报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之于研判全国以及各省市区的经济运行,又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统一核算各省GDP数据,还是如国家统计局7月30日刚刚宣布的,按照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数值核算和数据发布,恐怕均无法完全解决全国和地方数据打架的痼疾。本质来说,这种屡屡让公众当笑话看的巨大差异,其实不是统计方法带来的必然结果,更不是人们不了解统计工作造成的误解,而是极端模糊不详的公布方式,使得外界无法洞悉数据的来源和构成。
全国数据并不是各地数据的简单相加之和——即便公众知道了这样的统计方法又能怎样?统计数据之于公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公信力,更在于数据的构成。而后一点,在公信力被普遍质疑的情况下,显然更具现实意义。可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这些数据究竟如何得来——不是怀疑地方数据造假吗?如果不公布其数据构成,人们如何知道假自何来?(徐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py19830301
2010-8-2 16:37:51
你也要看看GDP的定义 3
比如:上海生产的钢铁进入上海的GDP,完了买给北京生产了汽车,北京再把这批钢铁计入GDP,那么就算了两次,那么地方的GDP会高于全国统计数据。
从会计的角度来年,就是关联交易,各分,子公司算收入的时候,不会拼销关联交易,当做合并报表的时候会拼销掉。
把各个省看到分,子公司,国家成集团公司,分,子公司报表收入加总肯定高于合并报表 了 3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py19830301
2010-8-2 16:41:59
看来楼主对GDP定义还没理解透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wangyouniu
2010-8-2 23:41:16
1。 涉及到几个省份的产业在统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合现象,这是客观的,不可避免。
2. 现如今对政绩考核主要是看gdp,所以在基本准确的基础上,都会加点水份再上报,这是人为的差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投入产出表
2010-9-6 11:23:05
2#
py19830301
阁下笑话楼主没理解透GDP,其实是您对GDP的确是无知。
上海生产的钢铁卖给北京生产汽车,北京是不会把这部分钢铁计入GDP的,这部分钢铁只不过是北京生产汽车的中间投入。中间投入产加上工资、利润、折旧和税收(后四项才是GDP的来源)之和是总产出。您把GDP当成总产出了吗?说您闹笑话吧,真让人笑不出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投入产出表
2010-9-6 11:24:23
3#
py19830301
这句话还是自己留着吧。哈哈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投入产出表
2010-9-6 11:34:21
GDP这种差异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 我的看法是,水份源于体*制而不是其他,这种水份不局限于GDP,不过是由于GDP简约而精确地让您计算出来后更一目了然罢了——更多的水分您是计算不出来的。
学术造*假您计算出来了吗?
灰*色*收入您 计算出来了吗?
“小*三”有几个您计算出来了吗?
每年上*访人数你计算出来了吗?
中超倒底有多少人涉*假你计算出来了吗?
。。。。。。。。。。。
GDP的水份算什么呢?技术上的原因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全国GDP核算制度是一样的。
无论NBS它怎么改制度和改革核算体制,没有作用的(下一步实行什么下算一级,也不过是“瞎算”一级)。只要GDP还用于评价政绩,水分就不可避免,所以你就GDP讨论GDP有什么意思呢?别费劲了,凑和着用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中国GDP之谜(一)
中国GDP首超日本
日媒:中国GDP超越日本是假象 日本实为中国3倍
中国GDP真翻了110倍吗
中国GDP7年翻番 富豪总身家6年涨70倍 外媒惊叹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
世界证券史最大乌龙买单, 价值超中国GDP九倍多!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 创24年新低
中国GDP 1952-2015年
中国GDP 1952-2015年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休闲灌水
学道会
经管在职博
经济金融数学专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视频媒体:AI漫剧爆发在即,重视产业链机遇
量子科技行业深度报告:量子革命:量子科技 ...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中泰证券】传媒行业:短剧扬帆出海 AI赋能 ...
【shulex】2025年3D打印机出海趋势与营销洞 ...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