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的困惑与无奈
为什么质量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而急起来不要?
“提高质量、需要花费成本的”,而克劳士比大师则告诉我们“质量免费!”,如何
理解看似这样的一对矛盾?
质量的角色常常扮演黑脸、受气包、夹心饼干、“替罪羊”、进而四处受敌、处处不
讨好、偶有戏言为“寡妇职位”
重复的返工、反复的检验因而造成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出了质量问题就是质量部的
问题”,你胸闷吗?
在对待质量问题处理上,质量人是“医生”、“警察”,还是“法官”?
品质意识的匮乏,导致形成错误的品质文化;
质量部常与生产部门对着干,老板的支持度也是“产量>质量“,质量部门一直登不
上组织决策的舞台;
反复的品质异常和返工,因为作业员未遵循“不制造不良”的金科玉律,及欠缺完善
的适用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制度;
上下和前后工序(程)之间相互推诿品质问题,因未遵循“不流出不良”、“不接收不
良”的原则;
中国大学几千所、但很少有高校系统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的高校、质量从教育普及
面就不够、企业质量人也很少系统受过质量专业的教育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