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6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19%,再加上主要出口国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业不偏遭遇寒冬,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人民币汇价在6月25日突破6.8为1美元对人民币6.7896元,人民币升至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 导致这一轮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很多,总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起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而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到了新一轮的繁荣周期,连续6年GDP增长在10%以上,人民币汇率逐渐脱离其真实价值。2、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随着连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截止到2008年3月底已高达16821.77亿美元,这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动力。3、中国的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吸引大量热钱涌入,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市场上的国际热钱已高达6500亿美元,这进一步推高了人民币的汇价。4、中国货币当局为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以加息等为手段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由于次贷危机,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一再降低,形成了人民币与美元2.14个百分点的利率差,再加之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使得国际资本涌入,抬高人名币汇价。5、国际社会的压力。
既然人民币的升值已成既定事实,我们就应该多去思考一下这一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民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一、消极影响
1. 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自今年年初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一些广东和浙江等省的纺织、服装、鞋帽、家庭日用品等行业的厂商面临生存困境,一些厂商进行了裁员、而一些厂商甚至破产倒闭,而一些外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逐渐向东南亚转移,为一些东南沿海的省份增加了就业压力,个别地区还出现了产业空虚的现象。
2. 中国吸引海外投资的能力减弱。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外资进入中国的成本实际上就上升了,这势必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情。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东南亚其他发展中国家。
3. 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的升值以及升值预期,必然会引起世界投机资本向中国转移,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加息周期,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多数西方资本主义主要经济体正处于降息周期之中,这更加助长了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的势头,这将降低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不利影响。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4. 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5. 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通过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美元的不断贬值,美国实际上在掠夺中国的财富,中国的出口企业辛辛苦苦赚来的外汇实际是在不断的缩水,美国由于巨额的财政和贸易赤字,通过滥发货币向世界输送流动性,引起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人从中获益,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则承受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缩水损失。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6. 引起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使得热钱不断流入,由于中国的结售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就要发行等额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这会引起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通货膨胀加剧。
二、积极影响
1.有利于中国进口。人民币的升值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这将拉动中国老百姓对于进口品的需求,从而增加中国的外贸进口,提高中国社会的福利总水平。
2. 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也是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原材料(如铁矿石)、先进设备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而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是以美元计价的,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贬值(人民币又是盯住美元的)使得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之后,上述商品都会变得更加“便宜”,从而会有效降低我国进口的成本。更进一步讲,这会使原材料进口依赖型的行业收益。
3.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由于人民币相对价值的提高,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对境外企业的并购。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企业必须果断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而要“走出去”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并购国外企业。事实上,我国已有不少企业获得了成功,当然,也有的企业遇到了一些挫折,如近期海尔收购美国第三大电器生产商美泰克、中海油收购美国的优尼科石油公司,原因之一就是竞争对手的报价更高。显然,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企业在国外并购的时候会变得更富竞争力。
4. 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人民币升值的确会减少中国的商品出口。从短期来看,这种说法是对的。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该种说法就不尽然了。从有关资料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多为一些附加值极低的商品,这些商品不仅浪费了我国大量的宝贵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明显与中央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精神相悖。人民币升值将会迫使生产此类商品的厂商或者退出,或者提高生产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中国东南沿海等地最近发生的产业转移,其实也是产业升级所带来的阵痛。
5.从某种角度来说,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下降,间接抑制通货膨胀。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人民币兑美元是升值的,但对欧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实际上升值并不明显,有些还处于贬值状态,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实际上是因为美元的贬值,而美元的贬值又引起了世界大宗商品市场期货价格的飙升,又是我国的原材料进口成本大幅提高,幅度大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而且,这一波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国内食品价格的上升造成的,而我国食品基本上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所以说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是有待商榷的。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宏观经济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需要辩证地来看这个问题。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个人认为,当前人民币的过快升值是弊大于利的,本国货币的升值实际上是把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利益逐渐让渡给了对方国家,本国货币汇率的过度过快升值必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本国的经济走向以及之后“失去的十年”便是这一观点的铁证。虽然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以美元计价的GDP总量看上去更好一些,但实际上国家利益的损失是大于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