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222 21
2010-06-27
http://zhangfan01.blog.sohu.com/155435450.html

中国高铁是最近中外媒体热议的一个话题,华尔街日报也有报道,“时速350公里的武广和谐号高速列车乘载着乘客,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呼啸着从武汉穿越中国中心地带到达1000公里外的广州。……这种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农业国的场景,令现代的武广和谐号高速列车看起来是一种过度的奢侈”
当然,该文的作者笔锋一转,阐述了他的观点,认为“这种批评是一种误导。高铁工程并非是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种孤注一掷的行为,而是对急需升级的中国铁路系统进行的一项经过长期规划的精心考虑之举。
笔者也是深以为然,高铁工程与中国政府那些好大喜功、人定胜天的大工程相比,已然显得非常靠谱和具有想象力。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要显摆的工程往往喜欢加个“最”字,“最”大的XX水利工程、“最”高的XX摩天大楼、“最长”的XX跨海大桥……。虽然高铁工程也免不了俗气,依然加上了“最长”、“最快”、“领先”等王婆卖瓜的字眼,不过与那些极具争议、令人心惊胆战的移海搬山工程相比,实在踏实了许多。为什么这么说?至少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跨省交流的新通道
长久以来,通讯、图像、资讯等已经通过电话网络、电视/广播网络、互联网络实现了快速化和无距离化,但真实世界的物理距离却是一直无法绝对逾越的问题,毕竟现在还没有发明出“瞬移”的时空机器,让人和货物可以瞬间转移到世界任何地点。
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速度的越来越快,但任何现在常用的交通工具都无法超越其本身的限制,例如普通汽车不可能以时速350公里的速度行驶,坐飞机也不可能像坐公车那么便利和随意,否则都太不安全了。
似乎高铁成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350公里时速可以让1000公里的距离仅需要花费3小时,这足以让周边省市串联起来。这种陆地上跨省之间半日就可方便来回的体验和途径,是中国大众上没有经历和体验过的。可以论断,高铁在中国的蔓延,势必带动跨省之间经济、文化、政治活动的交流,而这种变化也绝对将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二、中国人中短途旅行的最佳方案
中国交通运输的变革其实经历过好几拨:新中国以来,第一波的变革估计是学习老大哥苏联和英国,也是着重于普通的铁路建设,其出发点则是以货运为重点;第二波的变革是向美国人靠齐,大肆建设国道和高速公路,以汽车运输作为内陆运输的主力。
殊不知,苏联、美国都是地大人少,而中国虽然有地大的相同特点,却也有人多的相反特性。因此琢磨来琢磨去,发现学习欧洲及日本的高铁或许是件靠谱的事情。欧洲要建高铁,是因为地大;日本要建高铁,是因为人多。这一结合,就成了中国人中短途客运的最佳方案
高铁具备运输量大、速度快、定时定点、稳定运输的特点,这解决了了中国人多地大所带来的交通难题。不过毕竟目前的时速还是350公里,所以比较适合于中短途;如果哪一天时速达到1000公里,我想就完全可以把飞机抛弃了。经常坐飞机的人一定了解空中管制和气流颠簸带来的不爽和惊惧。
三、客货两分的巨大潜能
另外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客货两分的做法。一直以来,由于客运和货运共用同样的铁轨资源,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货运的巨大需求被长久压制。高铁建成以后,将大部分客运从现存普通铁路线上分流,必然能释放出极大的货运空间。
这可以说是中国中长途物流的一次巨大革命。原来抱怨不断的制造商、煤矿主们一定会喜笑颜开,因为随着货运能力的极大提升,制约中国内陆的物流瓶颈会被大大打开,物流的成本也一定会随之降低。铁路物流运输能力的大大提升,会有助于盘活整个中国的内陆经济,甚至可以带动很多新城的建设和开发。
总结:
从以上三点来看,足以显示出高铁带来的价值和潜能。可以判断,在未来的3-5年内,中国的中短途客运和中长途物流会因为高铁的出现而面貌大变,在以后数年中,中国人也一定会慢慢感受到高铁带给人们的极大改变和影响。
这是一个相对靠谱的工程,虽然也有点劳民伤财,但与那些更不靠谱的“大工程”和令人惊惧的“豆腐渣工程”相比,高铁真的很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4 13:12:39
看有没有人气就知道是否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15:56:32
得不偿失的东西,还不如发展机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20:20:02
发展高铁没有意见,但是不能因为高铁就取消绿皮车,普快车,还是要照顾一下没有钱的弱势群体。随着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低收入群体的增多,普快车需求会增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23:06: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23:23:49
脑袋秀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