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45 0
2006-04-20
说反思
[马门列夫] 于 2006-04-20 11:03:44上贴

说反思,说改革,一定要弄清概念。

讨论问题先要把概念弄清楚,概念没有弄清楚,讨论问题就会没有边际,群议终日,言不及义。比如,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真理的概念都不清楚,结果,真理如果弄不清了,实践反而会出偏差。讨论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实践,认识真理,及其互相的关系,不是仅仅解放了思想了事。讨论以后,信仰迷失就是讨论没有深入所致。

现在,因为反思,也许又要引发一次大讨论,我们首先要弄清反思的概念,改革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庸俗经济学喜欢玩弄没有概念的概念,概念上糊涂不清,正是为了适合资产阶级欺骗的需要。比如,改革概念并不清楚,却一味改革,改革,改革就一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引到邪路上去。而我国,别有用心的人总是有的是。

反思其实古已有之。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就是反省。为什么要加个反字呢?就是多考虑自己的不足。每天老是想自己怎么好,怎么了不起,不是孟子的意思。孟子认为反省不足是远比自己的成绩重要的。老夸夸其谈自己的成绩,反而没意思。

后来,比较现代的说法,叫总结经验和教训,实际也是反省,但是操作起来,往往经验说的多,教训反而轻描淡写,这就有点违了反省的原旨,把总结经验教训庸俗化了。反省这个词正面用的反而少了,常常是颇带了贬义,是对犯了错误的人说的,你好好反省吧。

现在,发明了“反思”这个词,很微妙。比庸俗化的总结经验教训要深刻一些,又不象反省那样无形中带有贬义,实际上恢复了反省的原旨。就是要以积极改进的态度,找问题,找不足。决不是文过饰非,也不是全盘否定。

硬要说反思改革就是否定改革,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严重的概念不清。如上所说,显然反思的概念是不清的。而且,改革的概念也是不清的。改革当然不是就字面上的意思,改呀,革呀,弄了半天不知道改什么,革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改革必须明确是社会主义的改革,不能把改革当中性词用。我们今天的改革,不是商鞅的变法改革,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也不是戊戌变法改革,也不是苏联的私有化改革,英国的私有化改革,而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有其历史的区别,国别的区别,阶级的区别。邓小平说,改革也是革命。革命可从来不是中性的,不是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中性的工具。

社会主义改革或者说社会主义革命,其中的社会主义能不能不顾,能不能去掉?反思改革不就是反思这个吗?这怎么能叫否定改革呢?难道不问姓资姓社的改革才叫改革,一加社会主义就不叫改革了?一加社会主义就不叫坚持改革了?就是走回头路?正是这种不把社会主义改革当改革的改革,才是特别需要反思也就是反省的,如果总结经验教训,这里面可能是很有深刻教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