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325 9
2006-04-20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今天在论坛中看到一篇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帖子,尤其是看了一些人的回帖,便有了说点什么的冲动。</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但我觉得,对于这样一个被现代西方经济学视为基本前提假设的命题,围绕着它长期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的争论恰恰说明了经济人假设这个命题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更有必要讨论清楚。<o:p></o:p></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经济人假设较早是在孟德维尔的著作《蜜蜂的寓言》中提出的。此后,亚当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将其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不是出于利他,而是出于利己主义目的。这之后,穆勒提出理性人假设,他认为经济人具有两个特征:自私和完全理性。在边际革命之后,经济人假设获得完全工具主义的属性,彻底放弃了任何道德伦理观念。<o:p></o:p></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在斯密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又得出与之相反,可以说是相互矛盾的结论——人的本性是利他的,同情心等因素决定人们的行为。这就是著名的“斯密悖论”。人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斯密的根本错误不在于找错了分析的出发点,而在于把一定生产关系中人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的特殊表现(追逐剩余价值),看作普适的、永恒的。经济人假设可以很好的解释资本家为什么要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但它无法说明为什么工人却要出卖劳动力,成为资本的附属品。它也无法说明在同一制度下,为什么会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利己行为。<o:p></o:p></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总是受制于人们所处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指出:“这里所涉及到的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由此出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揭示了现代经济运行的规律”。我认为,这才是对处于经济活动当中人本身的本质、科学的界定。<o:p></o:p></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指正!<o:p></o:p></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o:p></o:p></FONT></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0 21:42:00

西方经济学是神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

神学的经济人假设地球人没人能做到,只有上帝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21:51:00

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它只能通过微观来看问题,并且总是看到的是局部。

从局部、微观来说,的确人是自私的,就是说,每个人都想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但是却付出的越少越好,从而就有了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

但是,马克思的伟大就在于,他能通过微观看宏观,通过宏观看历史,通过历史来看人类社会关系。

从整体、宏观上来说,人类社会又处于巨大的涌动中,这种涌动,就是对立统一,是系统性,即整个人类社会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要求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虽然现在还没有突显出来,但是经济全球化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种趋势。

那么,系统就要有系统本身的要求,就是整个社会中的劳动者的利益又是相关的。

由于微观上的对立,从而出现竞争,灵活的发展机制,由于宏观上的统一,因此社会要求有序、系统化的运行。从而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对立,而且也是统一。

因此,用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这就是说,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要在统一中掌握对立。

对立是市场和按劳分配,统一是计划经济,两者必须结合在一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22:57:00

你们躲在这里声讨西方经济学,呵呵,马论也是西方的啊。

依我看,马论才是机械的、孤立的、武断的、形而上学的。

楼上各位专门研修过现代经济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23:15:00

只要一提“形而上学”(并以此作批判的根据),“西方学者”(包括物理学者,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狄拉克……数不清的人)都会哑口无言了。

他们内心一定又彷徨又纳闷:没有你们批判的那种“形而上学”,哪里有“西方经济学”?哪里有“物理学”?哪里有E=MCC,哪里有原子弹,哪里有电站,哪里有无线电……哪里有让你们这么舒服上网的条件(从而有机会来这里批判别人“形而上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23:21:00
以下是引用淡泊在2006-4-20 22:57:00的发言:…楼上各位专门研修过现代经济学吗?

专门研修现代经济学的人不会提出“永远正确”的伪辩证法命题。

高喊辩证法的人究竟有谁认真研究过“芝诺悖论”的意义呢?究竟有谁认真琢磨一下“极限”的含义呢?

(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深入想想芝诺悖论是怎么回事——不管能深入到何种程度,谈辩证法也是妄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