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它只能通过微观来看问题,并且总是看到的是局部。
从局部、微观来说,的确人是自私的,就是说,每个人都想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但是却付出的越少越好,从而就有了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
但是,马克思的伟大就在于,他能通过微观看宏观,通过宏观看历史,通过历史来看人类社会关系。
从整体、宏观上来说,人类社会又处于巨大的涌动中,这种涌动,就是对立统一,是系统性,即整个人类社会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要求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虽然现在还没有突显出来,但是经济全球化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种趋势。
那么,系统就要有系统本身的要求,就是整个社会中的劳动者的利益又是相关的。
由于微观上的对立,从而出现竞争,灵活的发展机制,由于宏观上的统一,因此社会要求有序、系统化的运行。从而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对立,而且也是统一。
因此,用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这就是说,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要在统一中掌握对立。
对立是市场和按劳分配,统一是计划经济,两者必须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