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很容易被操纵。对于数据的运用一定要受到防止滥用的严格约束。对于数据一定要受到职业道德式的严格规范。使用者要有宗教般的虔诚。
因为很多场合下同样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完全对立的东西。而且很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滥用。数据造假就更别提了。
上述胡言乱语的由头:今天手头上,一份某大学学报的论文修改意见,这篇论文主要的修改意见是没有说明数据来源。要知道,对于计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最重要的东西。可以说没有数据,就没有计量。
另外,这篇论文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对于实证的技术操作的成功。但在论文结构的安排上,有很大的漏洞。论文整体感很粗糙,理论与实证没有做到有机的融合。
计量等技术性的东西,是可以训练的,从而是可以普及的。我想这是计量实证在大陆流行,甚至过于泛滥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鄙人认为,对于计量这类技术性的东西的滥用,是一种偷懒的表现。懒得去理论推演,懒得去“头脑风暴”,而只凭着技术的训练有素,去惯性地懒惰。
悲乎,计量的运用,在当下的大陆,进入了“成也计量,败也计量”的“康庄”大道!
看来不少人误解了我的意思。可能是受到标题的影响。当初,我之所以用“
成也计量,败也计量”做标题,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并没有暗示我反对计量的实证。为了避免这种误会,现将标题做了修改。

另外,
鄙人认为工具本身是中性的,根本不存在“有罪”还是“无罪”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