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1344 0
2020-06-12

一般来说,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分为四种:负利率政策、资产购买计划、央行新型借贷操作和前瞻指引。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后三者:资产购买计划、央行新型借贷操作和前瞻指引。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后三者:资产购买计划、央行新型借贷操作和前瞻指引。

资产购买计划就是美国现在正在做的事,即通过购买食材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然后投放流动性。据统计,今年3月中旬的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总量仅为4.3万亿美元,到了4月下旬,这一数据迅速上升到6.5万亿美元,短短6个星期之内,美联储就购入了1.4万亿美国国债。

央行新型借贷操作其实就是常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些“变形和创新”,根本上影响的还是流动性;前瞻指引说白了就是舆论导向,比如美国历次公布的FOMC利率决议和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旨在引导市场对于未来利率的预期。

目前美国已经动用了后三种,负利率为什么没有碰,因为美国经济还不至于启用负利率。

首先,启用负利率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停滞不前,有陷入通缩、通胀持续低迷的风险。而美国劳工部12号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美国核心通胀率上升了1.4%;此外一季度GDP同比实际增长0.5%。

其次,负利率会刺激金融机构从事较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而这对于美国的高债务来说无疑火上浇油。本来美国房贷就已经受到了失业的冲击,在危机边缘徘徊,这时候再来个金融机构债务包袱,显然不利于经济复苏。

负利率,收割了谁?

我们首先得明白负利率的传导逻辑,如下图。负利率压缩了银行的利差,银行赚的钱少了,就需要从别的地方来挖掘利润。

1、负利率环境中,理论上所有资产价格都有上涨的支撑,再加上银行的利差被压缩,银行则会更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那银行的钱哪里来?从储户来。

资产价格普涨还好,如果大幅波动甚至出现黑天鹅,这就增加资金的风险,最终损失的还是储户。最要命的是,负利率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下降,而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反而会上升。

2、为了保证利润,银行还会增加贷款,提高贷款利率,或者发放低信用贷款。这无疑推升了信贷危机爆发的风险。试想,危机爆发,安有完卵。

3、从丹麦和瑞典的案例可以看出,负利率会阻止本币升值和资金流入。我们暂且不说本币升贬值,因为无论升值和贬值,都有利有弊,但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却对资产价格有很大影响。

负利率,意味着资金更倾向于外逃,往利率更高的地方逐利。而资金流入的逆转,对资产价格冲击是致命的。


不过,负利率也有其正面作用,也是最传统的作用:刺激经济。

据统计,2014年欧元区首次实施负利率政策之后,实际GDP同比增速从2014年二季度的1.0%快速上升到2015年四季度的2.1%。2016年2月日本引入负利率政策,2016年三季度经济开始回暖,经济增速从2016年二季度的0.3%上升到了2017年四季度的2.4%。

如何反收割?

欧日是负利率实行时间较长的地区,日本是从1999年开始进入零利率环境,欧元区则是2012年。想要在负利率环境下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避免被收割,借鉴他们的经验很重要。

短期看,买股是一种保值增值方法。因为从历史经验看,被负利率“赶出”的资金会流入股市,起到短期提振的作用。但长期看这种效果很有限,因为股市终究还是跟着上市公司和经济基本面走。据统计,2012年起欧元区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稳步上升。

2、长期看,养老基金和保险配置更佳。由于日欧的保险、养老基金加大了权益类资产配置,使得平均收益率有所提高,加大了保险和养老基金的吸引力。截止2019年6月欧元区养老基金中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高达63%。

3、负利率会压低短期国债收益率,对长期国债收益率构成向下压力。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尤其是实行负利率国家的国债,比如日本国债。如果未来日元升值,那么投资日本国债就有利可图。

4、降低杠杆,保存实力。负利率意味着经济元气大伤,急需恢复,许多资产价格都处于震荡甚至仍处于下跌周期中。此时盲目加杠杆,只会让你的资产面临更多未知的风险。如果全球负利率政策还将加深,避险资产——黄金倒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其他经济体来说,负利率政策最终只是饮鸩止渴,它只能是加速经济刺激,但并不能代替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