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商品和价值:基础且重要的问题
商品是用来交换、借贷、买卖的劳动产品,商品有两重性。第一,商品有什么用?商品有什么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由于商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重要性,商品需要交换。第二,商品属于谁?商品属于谁指商品的物权,商品具有物权是商品交换、借贷、买卖的基础。
商品是实体,一件商品对一个人而言是一件商品,对100个人而言还是一件商品。商品以物理单位计量,10件衣服,100公斤的米,5辆汽车,所有商品都以物理单位计量。商品是生产制造出来的,商品以消耗的方式减少。
价值是人之间由于买卖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价值的本质是债,债的一端是债权,另一端是债务,价值从社会角度看恒等于0。价值不是实体,价值随人数量变化而变化,存款是价值,当存款人和银行合并时,价值就化为0了。
商品是实体,不受人多人少的影响。价值是关系,当价值关系人合并时,价值为0。商品是商品,价值是价值,价值是独立的,不存在商品的价值,只存在商品的物权。把价值看成是商品的价值是错误的,从商品的角度去寻找价值的大小是浪费时间。
商品买卖产生价值,商品交换和借贷不产生价值。商品以生产的方式产生,以消费、浪费的方式消灭。价值以买卖的方式产生,以买卖的方式冲销,产生、冲销价值的都是买卖。价值和生产、消费无关,生产、消费不影响价值。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等于货币,在银行垄断的条件下,价值等于债,货币等于银行债务。由于银行垄断,货币由债缩小为银行债。买卖单位商品产生的货币叫价格,比如买卖1斤米产生5元货币,5元货币是买卖1斤米产生的价格。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买卖产生货币。由于现实中银行垄断货币,直觉看不到买卖产生货币。甲从超市购买衣服一件,甲向社会提供100元债务货币,甲出卖自己的使用权,冲销100元债务货币。现实中银行购买产生的银行债务是债务货币,家庭、企业购买只能转移债务货币。家庭、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买卖产生、冲销债务货币,银行和家庭、企业之间产生、冲销货币的买卖,不叫买卖,叫“抵押贷款”。“抵押贷款”里的款是商品货币,贷是商品货币的借贷关系。债务货币条件下的买卖关系,变成了商品货币条件下的借贷关系,“抵押贷款”是商品货币、借贷错误用于债务货币的称呼。把“抵押贷款”还原为买卖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习惯已经成为自然了。
银行从家庭、企业购买资产为社会提供债务货币,银行将购买的资产卖回给家庭、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银行购买创造的货币不会到期,银行卖回资产给家庭、企业创造的价值会到期。不会到期的银行债务和会到期的家庭、企业债务产生矛盾,这个矛盾是货币浪费、贫富差距、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
银行是货币垄断出现的机构。货币垄断产生大量货币浪费,以我们国家为例,由于货币垄断,货币的近2/3也就是150万亿元人民币被浪费。货币垄断不仅产生银行,还产生各类其他金融机构和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加大贫富差距。
买卖产生价格,价格大小、变化的原因是买卖,不是生产。从生产、商品的方向去寻找价格变化的原因,方向就错了,商品根本没有价值,商品有物权,物权以物理单位计量,和价值不是一回事。价格是买卖的结果,货币不是买卖的前提,认识价值、价格、货币需要彻底调整思维方式,去除脑子里知识的条条框框,否则,南辕北辙,永远认识不了商品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