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55 0
2010-07-15
       位于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的平西府村,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盖楼房,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一条条小巷都堆满了沙石和砖头。房子最少的也盖有三层,有的盖到了四五层。       这个村子怎么了,是村子的人突然暴发引发了对住宅质量提升的需求,还是繁荣周边经济带动了对村子租房或买房的需求?显然都不是,因为盖的房子都是劣质的不能再劣质,使用的砖头很多都是旧的,用最劣质的水泥,盖好了并不做多少装修,周围也没有什么繁荣经济的爆发,村子里的出租房一直并不紧张,在北京来说租金价格也很低。那是什么导致如此统一的全民行动?盖这么多的房子是为了什么?
       这也就是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生的奇迹,了解北京的人都明白,盖这些房子的直接目的和它们的伟大使命在于“拆除”!今天的盖,是为了明天的拆。一条消息——这个村子要拆迁了,才至引起了这个村子的轰然变故。中国的土地制度下,北京原居民拥有的房屋土地是宅基地,征用宅基地需要赔偿,赔偿标准要根据土地面积和其上的建筑面积。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大量北京原来破落的村庄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区域,北京原住民也在拆迁中获得大额赔偿,不仅自己住上舒适的住房,也为他们的子女赚来不用奋斗就直接获得的房产,还有一笔足以使他们跻身中国富裕阶层的余额。他们不仅要获得正常的补偿,还通过这种先创造后会毁灭的方式来获取超额补偿。
      诚然这个村子目前的经济会给人繁荣的景象,增加了建材市场消耗,带动了就业,创造了住房。但是,当某一天,他留下的只是一堆泥土,整个社会的财富丝毫没有增加,增加的是资源的浪费和高昂的土地成本。我们现在都在热议房价的高昂和不合理,批判房地产商组成的利益集团的贪婪,但大家是否忽略了这样一个更大的利益集团——这个城市的原居民。当外地打工的建筑工人帮他们建造房屋的时候对他们怀着的是感激的心理,他们获得了工作的机会,提高了收入,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收入早已无形的流入了对方的手中,这个先创造后毁灭经济的背后,发生的没有财富的增长,只有财富的转移!高昂拆迁费的不是政府支付的,也不是开发商支付,最终还是落到了购房者的身上,构筑成建筑工人站在楼顶上仰着头仍看不到顶的城市房价。
       尽管有消息这个村子可能不拆了,但是建筑的步伐并没有停下,因为即使不拆,盖了也不会亏的,还是可以出租。北京也有大量的村民在宅基地上盖起很高的简易楼房出租给外地打工者,条件非常简陋但一般也可以租到三四百块钱,往往能出租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房间,单房租一项一年就坐拥几十万的收入,比起企业中的高级打工者来好不逊色,而他们不需要多少聪明,多少努力。关注社会公平的人民和舆论在指责房产商,关注垄断企业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个庞大的利益群体。不管是房产还是垄断国企引发的不公,多少还是在经济的关系中的一定的市场行为,而在这里仅仅是一纸户口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