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18 0
2010-07-16

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研究

一、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并迅速漫延到欧洲等其他国家,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股票市场价格大跌,在一片恐慌中,银行收缩信贷,造成资金流动性不足,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不少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失业率大增。
我国金融机构投资美国次贷金额不大,直接损失较小。但随着危机不断漫延与深入发展,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为促使经济平稳增长,政府应该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繁荣时期,要设法降低社会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期要设法增加社会需求。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社会总需求不足影响了经济增长,甚至引起了经济衰退,造成人员大量失业。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等系列措施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中央政府迅速采取了强有力应对措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和十大行业振兴计划。
在税收方面,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系列减免税措施有: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三调减为千分一并实行单边征收,增值税转型改革,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小排量汽车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
中央政府的强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部分情况见下表: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一季度

出口比上期增长率

27.2%

25.7%

17.2%

-16.0%

28.8%

进口比上期增长率

20.0%

20.8%

18.5%

-11.2%

64.6%

税收比上期增长率

21.9%

31.4%

17.0%

9.8%

35.9%

广义货币期末供应量比上期末增长率

16.9%

16.7%

17.8%

27.7%

22.5%

狭义货币期末供应量比上期末增长率

17.5%

21.0%

9.1%

32.4%

29.9%

国内生产总值比上期增长率

10.7%

11.4%

9.0%

8.7%

11.9%

以上2006至2009年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2010年一季度数据分别来自海关总署、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上表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我国2008、2009年的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放缓了国内生产总值强劲增长的势头,税收增长幅度也大大降低。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经济又开始高速增长,体现在2010年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税收方面同比大幅增长。
二、防范与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制订中的关注点
(一)税收政策应与其他政策协调一致
防范与应对金融危机是项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等系列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税收政策是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我国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就是综合运用了各项政策,其中重点运用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政策的运用过程中,综合考虑了产业结构调整、民生工程、可持续发展等,力图抓住“危”中的“机”,改变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在制订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情况。
(二)增设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税收政策,防范危机于未然
我国现有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如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和实行超率累进税率的土地增值税。当经济繁荣时,居民与企业收入增加,会自动适用高档的税率,政府税收就多些,居民与企业税后收入就少些,其需求就会被抑制些,反之亦然。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与土地增值税在总税收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所以税收在稳定经济方面的作用也相应不大。我们应考虑对现有的税收政策进行适当地调整,使税收在日常稳定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