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2266 3
2010-07-17
金融资本通过数学模型、避险产品设计、避险机制设计等市场界限内的手段来解决风险,通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结果最终证明是失败的。也就是说,市场再一次证明(不过这次是通过金融市场)它自己本身根本上不能解决和规避风险,因为市场的任何行为都服从于“逐利”这一目标。国家监控和治理本身就应当作为市场的一个必备组成部分。因为国家所关注的首先是市场的安全和稳定,进而也是经济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国家眼里是经济发展,市场眼里是利润。所以,国家不应当像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那样被排斥在市场之外,不应该作为对立者的面目出现。因而,上升到宏观和国家层面,任何市场失败或市场缺陷都不能单纯的怪罪于任何一方。市场本身就应当包括国家治理,因为二者目标共同点是经济发展。但是国家仅仅在经济方面或市场监控治理方面被部分的纳入市场的界限。当经济发展出现了危机或问题:在发达经济体,人们往往指责市场的疯狂;在发展中或落后经济体,人们往往指责国家治理的缺陷。    另外,发达经济体的市场是法治市场和高度成熟的市场,法律本身就是国家意志的反应。ZF的行政介入,只是在市场出现问题不能自我解决的时候才出现的。一旦市场进入繁荣,任何ZF权力的介入都被看作是“非法”的。这里面,西方的经济学家把法律和ZF行政权力或ZF具体干涉行为分开了。而在发展中经济体,市场本身就是不完善的,是处于发展中的市场,一方面是法律的逐步完善,但是市场治理的法律没有像经济发达体那样已经完全导入并得到普遍遵守,因此ZF需要介入并进行执法;另一方面,市场本身也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ZF的介入和规制也是必需的。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把一切国家行为(对市场而言)都设想成是公允和无私的,因为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僚系统内部人员在社会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因为私利而攫取利益,其中最多的是腐败:权钱交易、受贿等等。因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着的腐败的折磨和阻碍,市场和权力两方都会发生扭曲,这种扭曲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并阻碍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这是西方经济学家面对发展中经济体各种言论和作品产生的基础。在这里,市场常常被奉为经济发展的最高原则,被怜悯为“无辜者”,即被权力干涉和腐败折磨的无辜者。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体的失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市场本身就存在巨大缺陷。对市场的崇拜在不同发展形态中的经济学家思想里还能走多远呢?撇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房地产市场摇旗呐喊的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不是犯了自由市场崇拜症,就是沦为了房地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市场万能论”和“处女情结”在部分经济学人思想里仍然根深蒂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5 12:24:05
谢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0:06:48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1:08:40
那么,独立学者呢,国外的情况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