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8-19 23:47:42
hj58 发表于 2010-8-19 23:22
——“另外你所谓“机器创造出来的那一部分价值”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叫做“超额利润”它是个别价值与社会平均价值的差额罢了,可是你却闭口不谈。”


马克思说这一“超额剩余价值”来自对工人的剥削。我已经在《资本异论》中指出,马克思的这一论证过程是错误的,因此,超额剩余价值不是来自对工人的剥削,它只能来自机器或资本的贡献。
你的这种认识也再次印证了 真理是具有阶级性的!

你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帮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制造理论依据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09:42:10
hj58 发表于 2010-8-19 21:53
——“但这种理论的抽象并不意味着黑人在成为奴隶以前就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不意味着他们那时的生活比成为奴隶后的生活更糟糕。”


既然这样,那你就什么都没有证明出来。你根据什么说奴隶使用奴隶主的机器之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既然奴隶们的生活水平未必比做奴隶之前高(实际上肯定更低,否则奴隶为什么要逃跑?人们为什么要解救奴隶?为什么要消灭奴隶制度?),那你根据什么说奴隶沾了奴隶主的机器的光?
我已经说过了,我这里用的是一种理论抽象,通过这种理论抽象所要说明的是假设奴隶不使用任何工具和机器,那么他们所能获得的生活资料一定比在使用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的情况下奴隶主给他们的生活资料更少。作为这种假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类史前的生活状况,而不是奴隶在成为奴隶之前或在成为自由人之后的生活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09:43:51
hj58 发表于 2010-8-19 21:57
——“即只要“机器能够创造价值”为真,那么“奴隶主剥削了奴隶”就必定为假。”


你还是在回避问题。

我认为“机器创造了价值”,而“工人也沾了资本家的机器的光”。

按照你那套用于奴隶的逻辑,那你不是证明了机器能够创造价值?
如果你认为我使用了“套用于奴隶的逻辑”,那也是因为你的“机器能够创造价值”也适用于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并且这种逻辑一定能够揭示出你确认为真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间接证明“机器能够创造价值”为假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从这种逻辑推导中继续坚持“机器能够创造价值”,而否认“奴隶主剥削了奴隶”。因此,机器不能创造价值的最终证明必须从一些大家公认的公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才能得以实现,但这还不是我目前所要做的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1:23:31
——“当然,你也可以从这种逻辑推导中继续坚持“机器能够创造价值”,而否认“奴隶主剥削了奴隶”。”


我根本不需要你那套逻辑。我也根本不会否认奴隶主剥削了奴隶。

但你还是不敢把你的逻辑用于工人。

我认为“机器创造了价值”,而“工人也沾了资本家的机器的光”。

按照你那套用于奴隶的逻辑,那你不是证明了机器能够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1:24:34
——“因此,机器不能创造价值的最终证明必须从一些大家公认的公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才能得以实现,但这还不是我目前所要做的工作。”


我看你是根本做不来吧!

你前面说要说“实”,结果还是空的;你前面说要讲劳动的本质,结果还是对劳动现象的描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1:25:55
——“作为这种假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类史前的生活状况,而不是奴隶在成为奴隶之前或在成为自由人之后的生活状况。”


你牛的,又扯到了“史前”去了。

即使扯到史前,仍然不能拯救你的逻辑。

非洲黑人本来使用自己的工具,活得好好的,美国人把他们抓到美国去,强迫他们使用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做奴隶之前的。

仅仅因为黑人的生活水平高于“史前人类”,你就说奴隶沾了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的光,就否认奴隶主剥削了奴隶。难道奴隶就该过“史前”的生活吗?

黑人在非洲,原来只要为自己家庭进行生产就可以了,做了奴隶后,被迫长时间大量劳动,付出远远高于做自由人时,即使他们作奴隶之后的生活水平高于“史前”,就能够说他们没有受到奴隶主的剥削?

你这种论证方法还是早点收摊吧!我早就说过,你要真的能够证明机器能够创造价值,就直接证明,搞个什么连你自己都不懂的“归谬法”,搞得到处是谬误,还要摆出煞有其事的样子,真是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1:26:17
——“你的这种认识也再次印证了 真理是具有阶级性的!你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帮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制造理论依据罢了”


哈哈!你也就只剩下给别人戴帽子的本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1:58:26
hj58 发表于 2010-8-20 11:23
——“当然,你也可以从这种逻辑推导中继续坚持“机器能够创造价值”,而否认“奴隶主剥削了奴隶”。”


我根本不需要你那套逻辑。我也根本不会否认奴隶主剥削了奴隶。

但你还是不敢把你的逻辑用于工人。

我认为“机器创造了价值”,而“工人也沾了资本家的机器的光”。

按照你那套用于奴隶的逻辑,那你不是证明了机器能够创造价值?
那你也来点实的吧,向我们证明一下奴隶没有占有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所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2:12:54
很简单,奴隶付出的比做自由人时多得多,但生活水平却比做自由人时低得多,因此他们不可能沾任何人的光,相反,他们被奴隶主剥削了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2:14:26
论证问题就要简洁明了,论证不了,就不要死撑,就承认错误。对手赢了自己,自己并不丢脸,因为自己少了一些谬误,离真理则近了一步,是合算的买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2:15:52
有错误就承认,人就很轻松。我刚才在另一个帖子里就承认过一次错误:把马克思的一个表述忘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2:28:28
hj58 发表于 2010-8-20 12:12
很简单,奴隶付出的比做自由人时多得多,但生活水平却比做自由人时低得多,因此他们不可能沾任何人的光,相反,他们被奴隶主剥削了很多。
生活水平低就是没有占有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创造的价值吗?

雇佣工人付出的就比不受雇佣时少吗吗?生活水平就比不受雇佣时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2:41:33
——“生活水平低就是没有占有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创造的价值吗?”


唉,……,还要死犟。

付出更多、得到更少,今不如昔,他们还能够占有谁的价值呢?

你有意“遗漏”关键的一句:“奴隶付出的比做自由人时多得多”,说明你进行讨论的动机不纯,态度不端正,不是为了搞清楚问题,而只是为了赢得嘴仗和面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2:42:22
——“雇佣工人付出的就比不受雇佣时少吗吗?生活水平就比不受雇佣时高吗?”



雇佣工人是自由的。如果受雇于资本家之后今不如昔,他们会走人的。富士康等血汗工厂的工人之所以不离开,因为他们在农村老家更糟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3:00:46
hj58 发表于 2010-8-20 12:41
——“生活水平低就是没有占有奴隶主的工具和机器创造的价值吗?”


唉,……,还要死犟。

付出更多、得到更少,今不如昔,他们还能够占有谁的价值呢?

你有意“遗漏”关键的一句:“奴隶付出的比做自由人时多得多”,说明你进行讨论的动机不纯,态度不端正,不是为了搞清楚问题,而只是为了赢得嘴仗和面子。
谁占有谁的价值是以什么为判断依据?是以生活水平前后的差异为依据吗?我在前面的问题前已经引述了你的原话,我没有必要故意遗漏“自由人”这几个字,因为这几个字与我所要问的问题没有必然联系,我想知道的就是判断谁占有谁的价值的依据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3:10:39
hj58 发表于 2010-8-20 12:42
——“雇佣工人付出的就比不受雇佣时少吗吗?生活水平就比不受雇佣时高吗?”



雇佣工人是自由的。如果受雇于资本家之后今不如昔,他们会走人的。富士康等血汗工厂的工人之所以不离开,因为他们在农村老家更糟糕。
你研究过《资本论》,不会不知道最早的雇佣工人是怎样成为“自由”的吧,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成为雇佣工人后的生活比“自由”以前更糟糕吧。
如果美国的黑奴制度能够延续到今天,奴隶们是不是都会愿意回到非洲去呢?恐怕让他们到富士康也是不愿意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3:20:56
hj58 发表于 2010-8-19 22:05
——“这本身在逻辑上就是荒唐的。你打算用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依据,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在认可马克思对价值定义的语境下来论述。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是:“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马克思又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值决定的。一种商品在某一时刻,会有几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值?既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显然只有一个值。即相同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相同的,不论各个不同的生产者具体花费了多少劳动时间(不用机器的比较长,用机器的比较短)。

既然相同的商品价值量相等,而使用机器的工人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比较多,是不是表明使用机器的工人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比较多?你乘法总是会做的吧?

如果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也是正确的,那么能够从前者推导出机器不能创造价值,而从后者能够推动出机器能够创造价值,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自相矛盾的。
1、马克思所说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注意马克思所指的是“劳动”时间,而不是其他。劳动时间只有人的行为才能出现。机器的行为不能称为“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严格的说是一个均值,马克思是为了能够对一般商品的“平均”价值量的确定而设定的概念,严格的来讲,每一个商品它的劳动时间都是不同的,其价值量也是各不相同的。使用机器与不使用机器所得出的都是一般劳动时间而不是必要劳动时间,使用机器与不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的加权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并不表明必要劳动时间的存在,一般劳动时间的不存在。这就如同,存在平均速度,并不意味着个别速度就不存在一样。
3、对于一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唯一性,这也就意味着该商品的社会“必要”价值量也是唯一的,但不能由此认为该商品的社会一般价值量也是相同的。这就如同,在规定时间内,平均速度下运行的平均长度是唯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自速度下运行的长度就不存在一样。
因此,你拿具有唯一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的社会必要价值量与社会一般劳动时间下的社会一般价值量的不同来否定劳动创造价值是错误的。
4、使用机器产量多,并不意味着价值量就大。空气的产量大,价值量却是零。在此的例子很多,如丰产不丰收等。
5、马克思理论无论对与错,我们对其的剖析都必须在他的语境下,以他所给定的定义为前提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4:33
——“马克思理论无论对与错,我们对其的剖析都必须在他的语境下,以他所给定的定义为前提来讨论。”



我使用的当然是马克思的定义,但得出不符合马克思理论的结论,只能说明马克思经济学是自相矛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4:54
——“对于一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唯一性,这也就意味着该商品的社会“必要”价值量也是唯一的,但不能由此认为该商品的社会一般价值量也是相同的。”



我不知道马克思还把商品的价值量分为“必要的”和“一般的”。你说过要按照马克思的语境来分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5:27
——“使用机器产量多,并不意味着价值量就大。”


机器生产的每一件产品的价值量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假设是 10 元。一个企业的产量大,它创造的总(!)的价值量就大,你乘法不会做吗?假设一个企业产量只有一万件,那么它创造的总价值是 10 万元,另一个企业产量二十万件,它创造的总价值量是 200 万元。

难道因为后者是机器生产的,你就否认那 190 万元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6:02
——“我在前面的问题前已经引述了你的原话,我没有必要故意遗漏“自由人”这几个字,因为这几个字与我所要问的问题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不是“自由人”三个字,而是“奴隶付出的(比做自由人时)多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6:18
——“谁占有谁的价值是以什么为判断依据?是以生活水平前后的差异为依据吗?”


你再次有意遗漏了“付出”。如果付出更多,得到更少,至少从逻辑上说明他们还不如自由的时候,说明他们没有沾到别人的光。如果付出比自由时少了,但得到多了,才表明他们可能沾了谁的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7:23
——“我想知道的就是判断谁占有谁的价值的依据是什么?”


没有办法判断谁占有了谁的价值。

我在上述分析时只能根据奴隶付出更多、得到更少,“经过科学的逻辑分析”,判断他们不可能沾其他人的光。他们所得到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17:41
——“你研究过《资本论》,不会不知道最早的雇佣工人是怎样成为“自由”的吧,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成为雇佣工人后的生活比“自由”以前更糟糕吧。”



那对他们就按照奴隶来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6:20:06
——“马克思所说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注意马克思所指的是“劳动”时间,而不是其他。劳动时间只有人的行为才能出现。机器的行为不能称为“劳动”时间。”




是的。但我根据马克思的另外一个理论推导出“机器能够创造价值”,只能说明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自相矛盾的。

你要为马克思自圆其说,有两个办法:

1,证明我的论证过程有问题;

2,证明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7:08:20
hj58 发表于 2010-8-20 16:17
——“我想知道的就是判断谁占有谁的价值的依据是什么?”


没有办法判断谁占有了谁的价值。

我在上述分析时只能根据奴隶付出更多、得到更少,“经过科学的逻辑分析”,判断他们不可能沾其他人的光。他们所得到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运用劳动价值论就能做出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7:12:50
hj58 发表于 2010-8-20 16:17
——“你研究过《资本论》,不会不知道最早的雇佣工人是怎样成为“自由”的吧,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成为雇佣工人后的生活比“自由”以前更糟糕吧。”



那对他们就按照奴隶来分析。
那就说明工人并没有沾资本家机器的光,而是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因为他们付出的更多,得到的更少,“他们所得到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8:09:14
——“运用劳动价值论就能做出判断。”


那你做给我看看。你怎么总是空说而没有实际行动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8:15:21
——“那就说明工人并没有沾资本家机器的光,……”

哈哈哈哈!又被我抓了个现行!你前面说的都是“最早的雇佣工人”,怎么突然把定语拿掉了?自己看看吧:

——“你研究过《资本论》,不会不知道最早的雇佣工人是怎样成为“自由”的吧,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成为雇佣工人后的生活比“自由”以前更糟糕吧。”


现在的工人不自由吗?现在的工人受雇后的生活比受雇前更糟糕吗?

你啊你啊!这样为了辩论而辩论能够得到什么呢?浪费时间、损耗电脑、浪费电费和上网费、生气上火、伤神伤身、……,何必呢?我想没有人会傻到为拯救马克思经济学而给你每个帖子五毛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9:50:3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论述道:商品交换行为发端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末期。农业原住居民将自己的剩余产品不加以分类地堆在一起,放在游牧部落的边缘地带,希冀换取到相对等值的物品。而游牧部落也将自己的剩余产品带了过来,并取走自己部落需要的农产品。这些物品,现在我们一般叫“土特产品”。马克思还特地说明,金银作为货币,是游牧部落的一大发明。因为,游牧部落的生产生活特点,决定了游牧部落携带着所有人群都十分喜爱和接受的金银,作为价值的交换手段是最为方便。

在商品交换行为的早期,人类社会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甚至可以说,人类对劳动工具制造、、加工的要求并不高。人们在生产中往往利用现成的、自然的条件进行群体性采集劳动或种植活动。所以,劳动在物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是,我们也看到,自然的、地理的、气候的条件的优劣对劳动的影响极为显著。那时,原始社会的人们已经有了所有制概念。这种所有制是指人们对“自然的、地理的、气候的条件”的占有意识,严格地讲,就是一种自然的财产意识,现在也叫势力范围。

社会分工必然产生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必然导致交换行为的发生。

我举一个例子:

科学家发现,东非大草原上一群狮子突然躁动起来,它们开始行动了。公狮子也加入其中.......。原来,野牛群已经走出了狮群的“势力范围”。狮群在它们的边境上成功地截住了牛群,开始驱赶牛群回到原来的地域。

人类原始社会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将游牧业与农业分离开来,也同时将各自的生活生产地域分离开来。农业居民将生生不息的野蜂蜜、野果、野兽和野稞麦作为达林地的馈赠;同理,游牧部落也将生生不息的野牛、野羊、野兽和野稞麦为达草原的馈赠。

也就是说,在人类进行劳动以前,自然界就孕育着人们可以“猎取、采集、种植”的大量物种——即“效用”的实质本质内容。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物种——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人们进行交换也就失去了目的性,交换行为也就失去了物质内容。所以,人类及其劳动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

显然,对于满足人们希冀交换到更多的物品来说,丰富的资源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人类进入现代大机器工业时代后,机器生产替代了人们的重复性的、繁重的、枯燥的、危险的生产劳动。人们日益将其视为“自然力”,而不是劳动力。也就是说,规模庞大的社会生产力,已经日益成为有利于人类社会福祉的“自然力”而被追崇着,被人膜拜着.....。

同理,对于满足人们希冀交换到更多的物品来说,现代化机器生产条件是不可或缺的。一架波音客机可以交换到中国生产的八亿件衬衣;一件iPAD可以等值于中国一名大学教师月工资;数十套自动化采煤设备可以避免每年中数百个煤矿工人的伤亡;一座轻水核反应堆发电站可以完全满足数百万城市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电量.....。而这些都是马克思生前所不曾看到的。

但是,也值得指出,关于“机器在社会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于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应当置于市场经济活动之中,并予以考察。因为,机器生产可以为商品生产者带来“附加收益”是一回事,而这些“附加收益”最终如何进行分配,择又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