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376 31
2006-04-28


 看看21世纪中国和印度两个新崛起的经济大国之间的竞争,有8个理由决定印度可能赶超中国:

一,印度的大型私人企业规模要比中国的大10倍。中国私人企业很难获得国家银行贷款,这样外国企业反而得利。至今,中国还没有能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私企,而不少印度私人企业已经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二,印度金融机构放贷款遵循市场规则。专家估计,印度银行坏账率是15%,而中国的银行坏账率可能是25%,甚至更高。

三,印度人口年轻,40%以上在30岁以下,而中国只有约30%。到2050年,中国1/3以上人口将在60岁以上,而印度只有1/5。

四,印度企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高于中国企业。因此,如通用电气等大公司都将部分研发部门转移到了印度。印度司法制度以英国体制为范本,也更容易为欧美企业所理解。

五,中印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不过,中国重视扫盲教育,而印度更重视学术教育。印度拥有1400万大学毕业生,是中国的几倍。美国大学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为8万,而中国只有6.2万。

六,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印度企业家纷纷回印度投资,并且,其高科技企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低。尽管中国大手笔投资高科技,但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如印度。

七,印度精英阶层都掌握英语,而中国只能依靠少部分西方大学培养的学生来与西方交流。很多中国企业家缺乏国际知识结构。

八,印度还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扶贫、社会保障及医疗等方面向中国看齐。但印度正在推动一系列改革,向外国企业开放了股市和不少其他行业。而一些西方观察家对中国改革的持续性表示担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8 15:25:00
印度的金融市场发达,资本运营效率高属实,重视教育与整体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较高。但限于国内宗教派别矛盾重重,政府决策效率低下,这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8 21:55:00

楼主所列资料是2001年度的,到2005年可就大不一样了:

一,印度的大型私人企业规模只比中国的大2倍。中国私人企业已经不难获得国家银行贷款。至今,中国已有不少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私企,而不少印度私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

二,专家估计,印度银行坏账率是15%,而中国的银行坏账率现在只有不足10%,金融管理获得重大突破。

三,印度人口年轻,40%以上在30岁以下,而中国只有约30%。到2050年,中国1/3以上人口将在60岁以上,而印度只有1/5。这个大体没变动。但30-60之间的人口中国明显要比印度多,而这个年龄段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最重要时期。

四,印度企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现在也不比中国企业高了。中国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五,中印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近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印度拥有1800万大学毕业生,而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超过了3000万。美国大学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为10万,而中国已经达到了16万。

六,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印度企业家纷纷回印度投资,并且,其高科技企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低,但印度所产软件绝大多数出口,没有装备自己的国家和企业。中国大手笔投资高科技,中国信息化的程度大大超过印度。

七,印度精英阶层都掌握英语,而中国只能依靠少部分西方大学培养的学生来与西方交流这个情况属实,但中国企业家的综合的文化素养的经验积累更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八,印度还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扶贫、社会保障及医疗等方面向中国看齐。中国人民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信心越来越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00:21:00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不会比我们好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08:14:00

同意3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10:17:00
以下是引用zwh7059在2006-4-28 21:55:00的发言:

楼主所列资料是2001年度的,到2005年可就大不一样了:

一,印度的大型私人企业规模只比中国的大2倍。中国私人企业已经不难获得国家银行贷款。至今,中国已有不少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私企,而不少印度私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

二,专家估计,印度银行坏账率是15%,而中国的银行坏账率现在只有不足10%,金融管理获得重大突破。

三,印度人口年轻,40%以上在30岁以下,而中国只有约30%。到2050年,中国1/3以上人口将在60岁以上,而印度只有1/5。这个大体没变动。但30-60之间的人口中国明显要比印度多,而这个年龄段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的最重要时期。

四,印度企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现在也不比中国企业高了。中国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五,中印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近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印度拥有1800万大学毕业生,而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超过了3000万。美国大学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为10万,而中国已经达到了16万。

六,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印度企业家纷纷回印度投资,并且,其高科技企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低,但印度所产软件绝大多数出口,没有装备自己的国家和企业。中国大手笔投资高科技,中国信息化的程度大大超过印度。

七,印度精英阶层都掌握英语,而中国只能依靠少部分西方大学培养的学生来与西方交流这个情况属实,但中国企业家的综合的文化素养的经验积累更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八,印度还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扶贫、社会保障及医疗等方面向中国看齐。中国人民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信心越来越强了。

严重支持,印度去死吧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