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18位期货高管论道:IB业务的现在和未来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07月22日 16:35 和讯声明
查看评论
导语:最近,上海期货同业公会发起“行业直击”热点调查,受托就期货行业四大热点问题对上海辖区20余家期货公司进行了电话或邮件采访,成功采集了18位期货老总的观点。热点调查内容涵盖四个方面:差异化竞争、从业人员管理、世博维稳工作、IB业务开展与管理。
股指期货上市后,IB业务开闸放行,各券商系期货公司踊跃参与。IB业务深入以及开拓将为期货行业带来怎样的发展?IB业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遭遇怎样的困难?有什么需要注意以及规避风险的地方?
一、IB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业务网点迅猛增加,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客户群的数量和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行业功能和行业形象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羽:
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IB业务也将迈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期货行业来说可能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 期货行业的业务网点得到迅猛的增加,行业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
目前全国有100多家证券公司,其中有60多家证券公司有控股的期货公司,40多家已具备IB资格,这60多家证券公司的证券营业部数占全国总营业部数的80%以上。随着IB业务的深入,这些公司和营业部都将逐步获得IB资格并开展期货业务,与期货行业原有不到千家的营业部相比,业务开发网点将得到几倍的增加,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IB人员的最低配置来看,证券公司总部和营业部IB人员新增的期货业务人员超过5000人,加上潜在的后备期货人员,新增人员总和可能近万人;
第二、 客户群的数量和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
近几年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基础,适当性制度的执行使得投资股指期货客户相对更加理性、成熟,客户的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强,这些客户的逐步进入将大大改变期货行业原有客户结构;
第三、 行业发展将进入加速期,行业功能和行业形象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伴随着特殊法人的进入,期货行业的金融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逐步改变原来期货行业小众市场的形象,避险和保值功能将逐步得到大众的认同。
东海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立基:
随着大机构的逐步参与,整个市场会越来越趋于平稳、理性。之前盘子太小,市场容量太小,待市场容量越来越大了,波动就会相应变小,行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迅速。
华鑫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
股指期货上市后IB业务开闸放行,各券商系期货公司积极参与,期货行业将出现“服务于国民经济功能进一步深化”、“行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行业监管能力提高”、“机构实力上升”、“投资者客户素质提高”等五大变化,在此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也将进入新的竞争格局。股指期货推出后,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将进入到期货市场,整个市场的结构将会发生很大变化,期货市场投资主体正从原来的中小散户为主体转向以机构客户为主体的局面。
二、IB业务并没有大规模展开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
2月份开始准备,起步比较平稳。公司目前IB开户量占总量40%,是一个比较满意开端,而理想状态是能够达到50%以上。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羽:
据了解,大部分的券商IB业务并没有大规模展开,其原因除了一些认识上的差异以外,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和各市场主体都还处于初生期,都有一个逐步学习、逐步成长的过程。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凌:
通过IB业务过来的股指期货开户数占总量的30%,IB业务目前开展情况一切正常。由于目前只有20%的营业部获得IB业务资格,潜力还有待开发。
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宝:
IB开户可概括为基础工作扎实、双方积极、效果一般。公司股指期货的开户400,通过IB开户数占整个股指期货的开户数量的50%左右,IB业务的开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IB业务的开展和深入还要有一个过程。随着投资者教育等基础工作的深入,客户对期货的风险的认识加深,操作技能的熟练,并且在实际行情中体会期货,这项业务会慢慢壮大。
三、 IB业务带来压力和挑战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羽:
大量新的投资者进入,短期内将给期货公司和整个市场的服务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造成一定的压力:
第一、 市场的风险和理性操作的宣传在实际运作过程由于利益驱动可能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第二、 IB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IB开发的客户由于很多是从现货市场转移过来的,这些客户迫切需要专业的服务和指导,这些工作必须由网点前端的IB人员来完成,如果工作不到位对市场的发展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市场的持续良性发展;
第三、 客户的开发进度必须与服务能力相匹配。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凌:
券商对于期货充满顾虑,担心客户没有接触过期货,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怕客户亏损。但是从第一批过来的客户来看,由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提高了进入门槛,将资金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挡在门外,因而第一批客户相对成熟,对市场把握也较好。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会逐步打消顾虑。
IB专员对于期货了解不是很深入,需要参与市场,期货公司向证券公司输送人才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人才需求比较大。
华鑫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
众所周知,近三年来券商为备战股指期货而大举收购期货公司,其中有一个特点,即多为实力券商收购规模较小的期货公司。而一些弱小的期货公司原本营业网点就很少,被收购后也没有快速增设营业部,加之券商IB营业部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被“分批准入”,使得这些券商系期货公司在应对同行的开户竞争时,将不得不面对“直销”的短板。
除营业部网点短期内难以有效扩张外,人员不足也是一项巨大的困难。不过,针对券商客户和营业网点布局的特点,一些券商系期货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计划出各种应对之策。“用‘直销’方式与IB对接”的应急方案应运而生,证券公司的客户有在同一个系统内实现投资组合的需求,绝不能因为IB业务受阻而流失证券客户。具体做法是:由期货公司向证券营业网点派出充足的人员,直接开发客户,或者进行人事调整,把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IB岗位人员调到期货公司,然后再外派到证券营业部做“直销”。
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宝:
担忧有三方面:第一,证券客户转入期货市场后输钱的可能性比较大,造成资产缩水,客户流失;第二,期货比股票交易更刺激,客户做了期货后会迷上期货,导致股票交易份额会下降;第三,IB收入占券商收入的比重比较低,这些或许会导致IB业务进程受阻。这就需要市场、时间来解决,需要过程。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
公司IB专员已逐步熟悉业务,而管理模式和政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公司应建立良好的制度,通过防火墙,隔离证券和期货操作风险。
期货公司对于IB业务要求太高,不一定正确。因为这项业务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从大局来看,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现阶段期货公司不应期望很多投资者马上进入,应逐步做大规模,有所准备才能做得更好。例如,加大IB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IB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高度重视和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等,都是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