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经济(危机)问题
作者:阎长寿
目录
1、概述正文
1、概述
















阎长寿 发表于 2010-8-3 12:00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8-3 09:14
通篇都在胡说八道,压根就没有读过《资本论》, 什么是真正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真正逻辑根本就没有搞清楚。”
我确实没有完整读过《资本论》,但我理解和认可马克思的基本精神。我相信你读过《资本论》,但一定是个书呆子!!!

阎长寿 发表于 2010-8-3 12:13
3、劳动成果的分配原则
3.1资本的价值
那么我们在这里谈论一下这样一个问题:资本该不该参与分配?在现实中,资本不参与分配就没有动力促使其参与生产,这个问题后面来谈。但从我们的理论与理想追求的角度讲,认清资本该不该参与分配,我们才能找到进行经济调整的正确措施。
我们都知道银行产生之初是用来帮大家保管货币的地方,不但没有利息,而且还要收取保管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把这些货币拿出去投资,组织生产,可以创造利润。这个时候的银行发现这个好处以后,为了吸引更多货币到这里保管(储蓄),开始减少和取消保管费,直到现在这种支付利息的情况。这就是生产的发展,资本的不足,而利用让资本参与分配的方式来吸引货币成为资本。
我们假设一种理想的情况,就是那部分本来就需要储蓄自己的财富的人,继续缴纳保管费储蓄自己的财富,而需要发展生产的不足资本靠那些愿意“省吃俭用”去积累财富的人补充。当然了,这部分人“省吃俭用”完成这部分积累支持经济生产的发展,等经济生产发展起来以后如果按原来等质数量返还财务,那是不能弥补他们付出的艰辛的,这个道理我们应该都很明白。至于弥补多少才合理呢?那就可以通过“讨价还价的市场规律”来“计算”决定。这样的一种“资本”参与的分配本质上是劳动“附加代价”的分配。
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从本质上讲资本不该参与分配。在我们的现实实践中,资本充足时,资本不该参与分配;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才参与适当分配。这么一说可能还是有些人会有疑惑,资本有其不可否认的“使用价值”,没有了资本的参与和作用,我们的经济谈何发展,凭什么就“否定”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与功劳呢?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资本参与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效益”,那么这种好处与“效益”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道理跟我们在后面要谈的优秀人才的出现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参阅控制资本积累问题中谈的相关内容)是一个道理,资本参与经济的发展是同大量的社会劳动、社会文化(如制度)和知识(不是指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直接所具有或使用的技术知识与管理知识,而是指一个文化大环境下的知识与信息等)等资源的结合的结果,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文化和知识(包括政治文化)等资源是一个最重要、最不可缺少、最广泛的环境条件(即我们没有太注意的,没有任何“付出”、“代价”与“成本”而产生的“效益”的根源),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发展的结果,是属于大家的(类似于属于大家的自然资源的效果),所以说,资本参与经济发展而不考虑(或者只是对资本所有人精神上的肯定的考虑)其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是理所当然的(政策上对这种资本的管理也没有任何“苛刻”之处)。
而在实践中我们是无法区分这两种资本的,更实际的情况就是:直接的“省吃俭用”资本积累创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少一部分人哪有能力完成全社会生产所需的资本积累,他们又“凭”什么要为全社会积累资本),更多的却在于这种“原始资本”和得益于宽松的经济政策所获的资本(实质上也是剥削而来,只因其合法性而没有人“谴责”)、投机所获的资本、非法所获的资本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强迫”广大劳动人民“省吃俭用”完成资本的继续积累。如果说这种积累完成以后企业能很好的回报社会,而非继续只顾无限制的赚取利润,这都不是老百姓太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并非仅针对个体企业内部来讲,之所以没有说回报职工,是因为某行业的发展还靠消费者。剥削消费者的认识问题后面来谈)。
在这个问题上,过细的资本价值分析我们就先暂不继续下去了。认识这一点,相信对我们后面所要谈的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作为资本组合的银行等衍生物,其利息该不该收?资本参与分配的那部分就不用谈了,但对银行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价值肯定是要支付的。
现实中的资本为什么能参与分配?这就是资本资源与劳动资源的不同特点及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不同的生存状况决定的。一是,资本的稀缺性与易控制性。资本总是相对稀缺的(特别是资本积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相对集中的、容易控制的、主动性的(作为货币时可直接与一切资源进行交换),而劳动力总是有相对剩余的、分散的、被动的。这是资本资源与劳动资源最大的不同特点。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还可以对资本进行扩展性的理解,即一切具有少数人专有性或垄断性的生产要素都具有其资本的这样一个特点。如,被“私有化”的权力“资本”、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等。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少数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人、具有一定社会“背景”的人、专业性知识较强的人不担心失业,而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已被少数人“代管”的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总是面临其失业威胁和生存压力,总是不得不接受被剥削的道理所在。二是,资本资源的价值是“固态”的,不会因为没有参与生产而随时消失,而劳动资源需要参与生产才能实现其价值,不管有没有参与生产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流逝。三是,因为广大劳动者的无产阶级性质,一旦失业状态持续下去便会很快难以生存(生存物质储备或储蓄很有限),没有能与资产阶级“讨价还价”的资本。资本正是利用自身这些“优势”及劳动资源这些致命弱点而对劳动者进行剥削的。
另外,资本投资有个风险性问题(指正常水平的风险)。。。。。。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