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上讲通货膨胀的时候讲了成本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将导致滞胀:即价格飞涨,Y也下降。
而最近看到另一种说法: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由于需求曲线的向上移动,到了古典供给区的时候,Y就不再增加,而价格上涨。这也是滞胀。
上面两种说法区别在于:原因不一样,Y 的变动也不一样,前者下降,后者不变或是缓慢增长~
很希望知道滞胀的明确定义还有滞胀的原因~欢迎大家讨论啊~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照你这么说的话滞胀的意思是GDP增长幅度小于价格上升幅度
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对不对
滞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个人推测有这几点:
1.不利的外生冲击。(要求企业减少排污量的新环境保护法,工会总体质量的增强,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
2.效率工资
3.失业滞后论。
4.非对称隐含合同
5.局内人-局外人的问题
归纳一下楼上的说法,滞胀一般都是由生产面的冲击,即供给冲击形成的。
经常举的例子就是历史上石油价格上升引起的滞胀
滞胀最直观的解释莫过于菲利普斯曲线长期中向后弯曲的情形,而滞胀唯一的成因只能是:货币供给的持续增加+人们的预期
事实上,弗里德曼是不承认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因为供给方的不利冲击不可能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无论是真实还是名义工资刚性都只能引起失业和价格的一次性上升,只有当货币当局在遭受不利冲击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为降低失业),而此时人们对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已形成预期,才会最终出现滞胀的局面。
面对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日益严重的经济滞胀现象,新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林德贝克、萨默斯、夏皮罗、斯蒂格里茨等,创建了劳动市场理论,在经济主体效用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推导工资粘性的同时,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其中的效率工资论、失业滞后论较好地解释了经济滞胀的原因。他们认为,当劳动市场中较高的效率工资发挥作用时,非自愿失业不可避免。而较高的效率工资水平增加了商品的成本,促使物价水平提高,于是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经济滞胀现象出现。失业滞后说则用一个局内人—局外人模型,说明失业率会持续,实际的就业率对均衡就业率有影响。当实际就业率偏离均衡就业率时,市场机制不会驱动就业率再回到均衡就业时的水平。
我也觉得,头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