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407 0
2010-08-04
在涉及到质量选择及其营销策略的模型中,
通常假定了厂商面临着时序上有先后的行动
方案:首先选择质量,接着确定价格以及
其他营销方式(如广告等);一旦首阶段的
质量选定,则后面的营销阶段就无法改变该
质量水平。
        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质量选择总是先于营销
选择?虽然,不少涉及这些问题的文献多少给
出了一些解释,比如:现实中,由于生产技术
的特性,质量调整的灵活性可能低于价格调整
的灵活性。
        还有没有其它的合理解释呢?
        有没有可能出现:首阶段选择了较高质量的生产
能力(这可能对应于较大的事前费用),但在后期
却选择生产较低质量的产品——尤其当低质量产品
的边际成本更低时?
       我觉得,除了前述的现实原因外,一个逻辑上的原因
是否在于:按照逆向归纳的原理,若厂商在后期转而
选择低质量可获得较大的利润,那么只要首期的质量
选择成本具有沉没性质,则厂商宁愿在一开始就不支付
该事前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如果会出现
上述“首期支付高质量选择费用但生产低质量产品”结果,
则必然就整个模型而言,厂商首期零支付且生产低质量产品
所得利润必然高于首期支付高质量选择费且在后期生产任何
质量产品所得利润。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后期的质量视作
既定不可改变,从而对该两阶段模型(首期选择质量—后期
质量既定并进行营销)求解子博弈完美均衡。
       恳请各位达人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