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匿名
1587 8
2010-08-06
国内统计部门任意造假的事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那么研究者如果采用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进行研究,显然如果数据本身不可信、甚至就是编造的,其研究结果难说有多大意义。

面对这一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说,统计部门的数据最权威,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只能用这些数据。我觉得由于国家层面(统计部门)的造假风气,使得国内经济学研究者在短期内不可能缩小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之间的差距,即使国内经济学研究者再努力都没用。

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国内所谓的著名经济学研究者经常昧着良心妖言惑众(比如最近某八十多岁的经济学研究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贫富差距减小了),太可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6 09:31:29
统计部门应指所有与数字信息产生有关的行使统计职能或是上报职能时的机构组织科室及人员等。其实其中很多行政部门科室造假远比单一的统计局系统造假程度大的太多,就是源头假大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6 16:57:01
楼主讲得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2:46:26
于是养了一帮吃白食的……
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悲哀,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拾人牙慧,自己的实证研究永远搞不起来,做决策靠拍脑袋,全凭运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3:06:34
请认真分析事情的本质!!!
(比如最近某八十多岁的经济学研究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贫富差距减小了),太可耻了!
方法不同,结果不同!这是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你可以不赞同,但是像上面那样说就不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3:48:37
造假不是水平问题,是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