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99 3
2010-08-06
  今天,突然回味起前几在看到些许文章,说是现在很多人正在逃离北上广。当时看的时候也没当作一回事,现在回味起来,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讨论下。  总结下逃离的原因,无外乎一句话,生活压力大。具体说就是花费高,收入低,工作重。然而,这已经不是新闻了,北上广生活压力大已经有很多年了,也不是这两年才有的。
  先说花费,对于花费,主要观点还是集中在过高的房价,不过要是说房价高,是说不通的——毕竟,现在国家已经开始下大力去整治楼市,降价只是时间的问题(虽然就我Bill来说,我相信这次调控最终将以失败收场——除非人品大爆发,这个时间正好是楼市牛市生命的结束,不过就大部分人而且,是看不到这点的,是相信国家宏调的)。要跑,也是涨的时候跑,现在抗战都要胜利了,这时投降,实在是想不通。除了房价外,其他开销,基本上不变,要么就是全国同步(如食品)。要是说因为花费的原因,实在说不过去。
  再说工作,不过具我所知,在上海基本上工作已经相当地重了,无休止的加班,无尽的任务,原来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这个,也实在说不过去。
  最后,剩下的只有收入了。消费高,工作重,如果收入跟得上的话,是不会跑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只要还有一点希望,都会忍下去。我曾经离开过上海,我知道逃离的感受,我当时实在是走投无路,如果当时有一线希望,我也不会逃离。所以,那些逃离的人,是看不到一点希望了。而看不到希望的最大可能就是,加薪升职无望,甚至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工作。而,导致这点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公司的利润下降,业务收缩。
  最近的股市的上涨也从一方面证明了我的观点。中国的股市的走势与基本面信息基本无关,只与资金有关。现在的上涨,只能说是有资金的流入。这资金哪来的,是空闲资金,当实体经济的收益下降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将流向虚拟经济,说白了就是股市楼市商品等投机领域。
  接下来发生的或许会是很戏剧的一幕。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萎缩,使得国家不得不靠钢筋水泥去维持GDP的增涨(至于我们现在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了老二,按我的观点,不过是浮肿罢了),而各级ZF最会的事情还是房地产,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导致热钱的涌入,将导致更多的资金涌向资本市场。
  而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对楼市的判断,调控不可能成功,按照我未发表的经济学理论,除非资本已经基本上都进入了虚拟经济,再也没有新的资金涌入时,房降才会真正意义下的下降。
  
  当然,如果能有一些招工方面的信息,以及写字楼盘的出租率和租金变化方面的数据来支持那是最好的了,只可惜我最近忙于考试,没空也没心思去收集这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6 21:59:07
刚刚听第一财经说,有关第三套房贷能不能控制房价的问题,我想有必要在这说明下。
第三套房货,只能控制那些炒房的散户,至于大户,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炒房压根用的不是住房按揭,用的是商业贷款。
简单的说是一套房价值一百万,按照按揭是这样,先付30%的首付,即30W,然后,银行出余下的。商业贷款则是这样,先找银行贷一百万,然后把房买下来。一年后连本带息把钱还给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7 11:11:26
现在的房地产政策是ZF与资产群体间的博弈,在这场斗智中,ZF本身也代表了多个阶层,调控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7 13:46:18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有些人逃离,有些人不断加入。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不能把北上广当成选择的标准。
为生活,求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