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去了好几年,但回过头看杨教授对中国问题的评述仍然精到有见地,对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他谈到:“美国有个新政治经济学派代表、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斯说过:没有宪政的秩序,政府的行不必然是机会主义的,掌权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不惜牺牲社会利益。这种敛财情况,越是落后贫穷的国家,表现越是赤裸裸的,如非洲的海地等。今天中国的贪污、垄断银行、铁路、外贸等也是政府机会主义的行为。所以我同意此说:中国的经济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本身的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对哈耶克的思想他评述道:“就哈耶克的思想,我也写过文章。我认为,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我是一个自己有一套经济思想的人,对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没崇拜感,但读了哈耶克著作后,我有一种相见恨晚、非常欣赏的感觉。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我相信,大多数人看了他的书后,对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入骨髓的变化。
哈耶克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评论与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评论思路很不一样。今天,大多数对社会主义进行评论的中国人,多是从社会主义实行以后经济效益不高着眼的,而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评论的着眼点是制度形成的机制问题。在哈耶克看来,一个自由的社会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差别:一是在自由社会中,制度和秩序是向发形成的,不可能由少数思想家设计。二是自由社会中的制度都是一些游戏规则,人们只对游戏规则是否公正作判断,而不会对谁是胜者,或社会要追求什么目标作判断。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却规定谁应是胜者,什么应是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试想想,一场球赛如果在夫赛前就预定了谁是胜利者,这还有什么公平竞争可言?哈耶克还指出:在一个自由经济社会中,游戏规则是公平的,输了的人无法不认输,因为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是无法抗拒它的惩罚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却有只"看得见的手"来执行奖罚,失败者总会有办法找政府,抱怨奖罚不公平,或不会理。至于中国当今的"哈耶克热"其社会文化背景就不言而喻了。 ”
对眼下中国社会的种种怪状,看一看杨教授的分析吧!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