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567 12
2010-08-11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在没有发生特大灾难之前,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对这个县城的名字一定很陌生,甚至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一个偏僻、贫困的陇南小县城,以前可能很少有人去关注它,但在经历这次灾难过后,各地的资源紧急向舟曲配置,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丽的新舟曲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总让我想起“破窗效应”即破坏创造GDP,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次重大灾难,舟曲可能如它周边许许多多的无名小县城一样,默默无闻。这次灾难后国家肯定会投入巨资重建房屋及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等,而这将大大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经济上的发展是无数罹难者的生命换来的。试问,破坏真的能创造GDP么?或者就是一“悖论”??欢迎各位经济学专业的同道参与经济学的学术QQ群94843835中的学术辩论,一个经济学学术交流的高端群。进群请附言:人大经济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1 22:54:47
能,不过不人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1 22:59:56
破坏当然能产生GDP,特别是被破坏的是必须的。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说破坏就是好事,也不能说破坏是双刃剑,破坏必须的东西是不好的。
GDP只是对新增劳务和物品的一种计量手段而已。
我忘了是那个经济学老大举了这样个例子,卖面包的小店的玻璃被砸了是会让卖玻璃的人得到好处,似乎破坏因为能增加需求就是好事。而事实上如果玻璃不被砸,那么面包店的老板是可以用购买玻璃的钱去买其他他自己可以用来享受的物品,例如饮料之类的。这样又是增加了对饮料的需求,同样可以增加需求。但是问题在于玻璃被砸了,购买玻璃的行为是必须马上进行的,假如花在玻璃上的钱是100元。而购买饮料老板只花50元,剩下50元他不花。因此增加的需求来得不如玻璃被砸来得快。但是必须确定的是玻璃被砸而增加的GDP是无效的,无法真正增进人们的福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1 23:02:43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换种角度来解释,那就是灾害后这个地区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家会有意思地进行更多的支付转移,确实是增加了小地方的福利,而这福利是由整个国家转移而去的。
灾害的一个影响是不破不立,以一种激烈的约束,促进人们对自己的外部条件进行更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14:02:23
重置投资能产生GDP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15:15:48
能吧,只要有新增的劳务付出或者产品被生产就该计入GDP 5# learningEco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