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5953 10
2010-08-14
生产者剩余怎么定义更为恰当?
我看到的说法:1、生产者剩余是价格线以下和供给曲线左边的面积;2、每单位产品的实际收入和意愿最小收入的差的总和。
然后我们知道确定竞争厂家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显然这个供给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是停止的。我们看到的是一根没有到达价格轴和Y轴的射线。
问题就出来了,由于供给曲线并不完整?最低平均可变成本产出水平之前的每单位产出的意愿最小收入又如何去衡量?没有这部分,消费者剩余如何计算?
当然我们可能会想到用完整边际成本曲线来代替,但事实上边际成本曲线在最低可变成本最低点左边的部分肯定不是供给曲线的部分?
我有点糊涂了,希望明白人来指点迷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4 13:47:24
我个人的意见:S(供给线)之所以是在AVC(平均可变成本)之上,如果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家将不会再生产产品。但是,楼主所说的情况,显然是已经给定了价格,而且价格是在avc之上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便不会过多的考虑供给线是不是完整的问题。价格线与供给线的交点,便是产量,便能过通过楼主说的那两个定义中的其中一个来计算出生产者剩余。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4 13:54:29
2# Henley.Captain
竞争厂商面临的供给曲线其实是用来衡量产出水平和最低边际补偿意愿的关系的,如果企业不生产,那自然是不能知道他的最低补偿意愿的。既然不知道,又如何对最低可变成本产出水平之前的每单位进行实际补偿和最小意愿补偿的差进行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4 14:42:36
我也来说两句,貌似国内的很多书上都没这么考虑过。
对于个人或者是个体的生产企业,那条线的计算可能是计算AVC上面的吧?
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我猜测可能是avc都不一样,有的甚至接近到0,那么计算剩余就是那部分的面积~~~
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4 14:42:37
先考虑生产者剩余的含义: 某人愿意以P0价格供应市场, 而市场价格为P1, 若P1>P0, 则价差*数量就形成了生产者剩余. 它衡量生产者在交换中获得的利益. 前提是生产者愿意交换. 再看供给曲线, SMC和AVC交点左边没有供给曲线, 意味着没有人愿意以低于交点价格供应市场.  所以, 这一部分没有生产者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4 15:34:32
5# learningEcon

你的说法很有启发性。
不过需要纠正的是,在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左边的产出也都是有最低补偿意愿的,那是不是就是等于最低点处的意愿。也就是说是存在生产者剩余的。
然后这样理解,跟书上说的度量方法就一致了。
但是作为生产者剩余的定义依然不是那么清晰,是不是对生产者剩余的定义应该有所改变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