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74 1
2006-05-08
我国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年的历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保基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三大难题。

  

  难题之一:基金增值困难基金增值途径政策规定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国有商业银行,单位定期存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国债在基层很难买到。增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而个人账户给付利率一般都要高于银行短期存款利率。目前,农保个人账户的给付年复利率为2.5%,而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才2.25%,利率倒挂高达0.25%。如果按照农保基金滚存积累5.69亿元全部存放一年期定期存款来计算,每年要承担利率倒挂亏损高达142.25万元。可见,保险费收的越多,时间差和利率差造成的基金收不抵支的风险就越大。各级农保机构为承担基金增值的责任,自行寻求增值渠道,违规投资、担保、挤占、挪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部分基金血本无归。

  难题之二:机构经费蚕食基金目前县级农保经办机构仍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日常经费主要从新增保费收入中按3%比例提取。在农民保险费中提取管理费不仅违背了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初衷,同时也人为导致部分基金“流失”,降低了基金增值能力。为了提取足够使用的管理费以应付日常开支,农保经办机构不得不拼命发展业务。出现越是业务发展快、保费收得多的地方,留下的隐患就越大。近几年部分农保经办机构保费收入急剧下降,机构经费更是无从着落,财政又不补贴支持,致使农保机构面临生存危机,挤占基金应付日常开支现象普遍存在。

  难题之三:基金运营分散《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级为单位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实行县、市、省农保机构三级统筹管理。基金管理过于分散,层次太低,各自为政,受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较大,很难形成规模效益,管理成本却很高,基金运营风险加大。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收的越多,积累的规模越大,未来的支付危机就可能越大。农保虽然没有哪一级政府部门宣布要承担最后责任,然而责任最终还是要由政府来承担。政府应从社会的长治久安出发,从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高度重视农保基金存在的三大难题,着手研究解决,做到未雨绸缪。

  拓宽基金的增值渠道实现农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不能简单地以降低个人账户的给付利率为首选,那样就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政府要出台农保基金增值优惠政策,拓宽基金增值渠道,才能给农保基金运营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可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收入由国家统一集中,优先安排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投资或购买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方法。支出由上级统一划拨。同时可积极借鉴商业保险的成功经验,不断开拓农保基金增值的新领域。各级农保机构要严格遵守农保基金有关使用规定,严禁动用基金直接投资或者进行拆借、担保、挪用等新的违规问题出现。

  改变基层机构的经费来源模式农保经办机构是政府社会保险职能的经办机构,系全公益性事业,其经费应由各级政府财政负担,将其改为全额拨款,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再从农保基金中提取管理费,农民缴的保险费连同增值收益就可以全部用在参保人身上,就可以相对提高给付水平,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农保队伍的稳定和农保事业的发展。

  建立规范的农保基金管理、监督体系通过界定省市县三级保险经办机构的责任,将管政策与管钱分离开来。县级农保经办机构主要负责基金的征收和发放。县级农保经办机构除了留存少量资金用于保险金的日常支付外,对其他滚存积累的基金应以省级为单位集中负责保值增值运作。基金管理和运营完全按照市场化的规则,由管理机构选择托管人和认定投资人。同时成立监事会,以加强对基金管理和运营的监督检查。各级农保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财政、监察、审计和劳动等部门应加强对保险金的监督检查,以加强农保基金管理,确保运营安全。

作者:杨桂玉;孙长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1 20:50:29
这篇文章老了点吧,现在管理经费全部纳入预算,而不是从基金中抽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