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2962 0
2010-08-17
从2005年研究生毕业进入出版社至今已经在出版社工作了4年半了,看见版上有不少人问编辑工作好不好,而且人们对于编辑工作也有一些误解,我想在此介绍一下编辑工作的一些情况。
首先说明,本人毕业以后主要作为工科专业教材编辑,对于教材编辑的情况了解多些,而对于图书编辑和营销编辑的感受都来自于同单位的朋友,可能不是那么准确。
1.    出版社招聘常见的岗位及工作内容
(1)教材策划编辑。招聘时候可能都叫策划编辑,当然像高教社、人教社等肯定都是
教材策划编辑,但是像清华社、邮电社、机工社等就要看具体的部门,做教材的部门一般就是招聘教材策划编辑,做图书的部门大部分情况下是图书策划编辑,也有可能是教材策划编辑。教材策划编辑进入单位以后一般是做与本人毕业专业相关的教材,有研究生、本科、高职、中职、技校、培训等层次,目前扩张最厉害的是本科和高职层次,因此招聘也基本在这两个层次。工作内容呢跟单位也有一些关系,一般进去以后头两年主要是做书稿加工工作,策划只是帮助老编辑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可以在旁边边看边学。两年以后能不能有策划机会就完全看你有没有把老编辑的拳经偷到手,有没有比较好的策划思路和策划模式。策划工作包括前期对专业整体情况和需求情况的分析,往往你想策划的专业已经存在n种教材,这时候你就需要想的就是你策划的教材会有什么特色,学校为什么要订你的教材?定位不准确,你的教材可能印出来就是废纸,只能躺在库房里增加库存成本(从这方面来说,策划编辑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很费脑子,不信可以到我家来看看我家垃圾桶有多少头发~~)

好了,你通过电话访问或者上门调研等方式把需求情况了解到以后,你就要安排开策划启动会议,这时候你需要找到一些作者来写你这些教材,来实现你的策划思路(注意了,你的策划思路要靠别人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编辑越老越值钱的原因所在了,老的编辑,因为有很多年在本行业本专业的工作经验,身边有一大批有编写经验的作者,而且也比较了解作者,知道谁能写什么书,同时作者因为对编辑熟悉,也比较容易实现编辑的一些策划思路。那你要问了:为什么这两年出版社招聘的那么多?照说出版社应该有足够的老编辑来做策划了,新人也没什么优势啊?我分析一下原因有如下几点:
1)    出版行业目前是个恶性竞争的行业,而且层次越低竞争越是恶性。在各学校和社会个人主义越发膨胀的情况下,出版社的出版压力非常之大(个个老师都想用自己写的书,哪怕是垃圾,只要有出版社给出版,他就愿意用自己写得书)。目前,除过高教、人教有某些层次某些领域有一定的行政垄断优势之外,大部分出版社在教材领域拼杀的主要是品种、服务、折扣、定价。所以每个出版社每年的出版品种与2002年以前相比是增加了很多很多,出版相对来说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每本稿件都需要有编辑逐字逐句的审读,因此要增加新编辑来干这些活。
2)    老编辑的一些思路对于时代发展来说是落后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东西,老编辑需要年轻人来激发策划灵感。
3)    策划编辑工作其实很累,需要经常出差(去年我们部门策划编辑出差最多的86天,最少的46天),有些老编辑很油了,不太愿意出差,这样就没有办法去发掘一些新的年轻的作者,这对新编辑来说也是个培养自己的作者队伍的机会,但是必须有双像伯乐一样的眼睛,书谁都想写(因为老师能评职称),有的人光说不练,有的人特别固执,没有办法与编辑沟通协调,有的人教学很好,写书不灵,有的人能写书,但是在学校没有话语权,连基本用量都保证不了,一个字,难啊
上面的一些废话就是说的找作者的过程及方法,作者找到以后,策划启动会议上策划编辑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协调、引导。经常有一本书好几个人要当主编,有的书呢一个要当主编的也没有,策划编辑这时候首先要进行协调,尽量人尽其用(还不能得罪作者,所以策划编辑的沟通与说服能力非常重要)。策划启动会议上策划编辑要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贯彻策划思路,让作者的编写目录尽量按照策划编辑的策划思路和方法来写(所以策划编辑的专业基础也比较重要,要能说服作者改变写作思路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要作者觉得你有道理,如果你对专业一问三不知,作者是很难信服你的)。策划启动会议开完了,策划编辑要制定一张写作时间表(计划能力)、和作者签合同(一定的相关法律知识,这个不用着急,一般编辑都需要考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学完基本就会了)。接下来就是作者交样章,策划编辑审读并修改,再次和作者沟通;作者交初稿,策划编辑找专家审读,策划编辑自己也要审读一遍并返给作者再次修改;作者交稿,策划编辑安排加工、考虑教材主题宣传语、主要宣传方式并和营销编辑沟通(必要时需要和营销编辑一起出差进行宣传)、考虑书稿的装帧方式、封面设计、定价;书稿出版以后给作者支付稿酬~~
从上面的主要流程可以看出,策划编辑的工作是压力比较大而且比较琐碎的,一般出版社考核策划编辑就是策划的书稿品种及质量、每年的码洋(就是书的销售量)、营销活动、出差天数等等。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的收入一般在5万~15万之间(税后),当中层的好的能到20万,具体数目和出版社的效益、策划编辑的绩效等有很大关系。

但是,目前情况下,除非一些人员比较冗余的出版社,大部分出版社的教材编辑不仅要做策划编辑的工作,还要完成每年的加工任务,这样的话编辑的工作量是非常饱满的。例如我,现在如果晚上下班或者周末不带点书稿回家加工都觉得非常有负疚感的……

不适合的人:沟通能力不好的人、特别内向的人、太专注的人、讨厌出差的人

(2)加工编辑。加工编辑相对于策划编辑来说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但是绝对不会让你闲着的,因为工资是按照加工字数来算的,同时每年会有一个基本工作量的要求。加工编辑对书稿的主要加工工作包括改错别字、改错句、改逻辑不通的部分、改技术性差错(比如公式错误、例题算错、图错、引用标准错误等)、改层次格式等,工作的特点就是琐碎而细致。目前,不少出版社有专门招聘加工编辑的部门,但是同学们去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打听清楚,因为招聘的加工编辑很有可能是临时工性质的,和正式编制有很大差别,权益会得不到保证。同时,普遍来说,在一个出版社里面,加工编辑的地位和前途肯定不如策划编辑。加工编辑在各出版社的收入在4万~8万(税后,和工作努力程度密切相关)。

不适合的人:有远大理想的人、不能接受不公平待遇的人、讨厌琐碎工作的人、粗心的人、容易急躁的人

(3)营销编辑。如果说策划编辑有30%的工作时间在出差,那么营销编辑就有70%的时间在出差,营销编辑的唯一好处是锻炼人,而且能迅速扩展人脉,跳槽是比较容易的,收入在6万~10万左右。

不适合的人:讨厌出差的人、沟通能力不好的人

关于出版社的福利,目前所有出版社都在改企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出版社在2年以后全部都算国企,不算事业单位,来了也都没有事业编制,福利只能说基本和普通国企相当,远远不能和垄断国企、金融国企相比。

做编辑的优势:有一定社会地位,工作比较稳定、一般能解决户口

做编辑的劣势:转行困难(哪天不想做了,跳槽就是从头开始)、工作性价比一般(属于比较累待遇不太高的那种)、工科类编辑的前途比较有限(大策划一般都是文科和经史类的)、工资没有太大涨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