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主题系列研究之一:提速前的助跑
农林牧渔类行业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撰写日期:2009年12月28日
Ptf文件格式
阅读全文:
31页 | 945KB
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现代化说到底实质上就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不断地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资源配臵效率的高低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农业生产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以资源配臵的效率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并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农村发展模式。目前为止,世界上先进国家农业现代化路径大体有三类。
美国模式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走的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以机器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替代的“节约劳动型”路径,即先机械化,再生物技术化道路。
欧盟模式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工业发达,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走的是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同时并举的道路。
日本模式日本农业中最大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不能欧美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日本选择了先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在先,农业机械化在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即日本农业现代化先生物技术,再机械化。具体路径为:“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我们把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归纳为“一改三化”。
日本在农业资源特点和农业微观经营主体构成上与中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将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借鉴。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