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跨学科讨论区
›
哲学与心理学版
困惑与觉悟
楼主
zhenjie
1580
2
收藏
2010-08-20
困惑与觉悟(周国平)
人生意义问题是一切人生思考的总题目和潜台词,因为它的无所不包和无处不在 ,我们就始终在回答它又始终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
假如有许多次人生,活着会更容易吗?假如有许多个我,爱会更轻松吗?
其实,许多次人生仍然只是一次有限的人生,就像许多张钞票仍然只是一笔会花光的钱一样 。
“万物归一,一归何处?”
发问者看到的是一幅多么绝望的景象:那初始者、至高者、造物主、上帝也是一个流浪者!
不要跟我玩概念游戏,说什么万物是存在者,而一是存在本身。
在具体的人生中,每一个人对于意义问题的真实答案很可能不是来自他的理论思考,而是来 自他的生活实践,具有事实的单纯性。
为什么活着?由于生命本身并无目的,这个问题必然会悄悄转化为另一个问题:怎样活着?我 们为生命设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艺术、事业、爱情等等,实际上都只是我们用以度过无目 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则成了目的。
应该怎么生活?这是一个会令一切智者狼狈的问题。也许,一个人能够明白不应该怎么生活 ,他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智者了。
时间于人生的重要性似乎是一目了然的:时间的流逝改变着人生的场景,时间的悠长衬托了 人生的短暂。但是,时间又是一个千古之谜,一个绝对的悖论。我们既无法理解它以瞬息的 形式存在,因为瞬息就意味着向不存在转化。我们也无法理解它以永恒的形式存在,因为永 恒就意味着超越了时间。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时间究竟是否存在,它到底是什么。
在我眼中,死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而在这件事情里,尸体以及围绕尸体所发生的一切,包括 丧葬的方式等等,则是最不重要的。有人问苏格拉底希望死后埋在何处,他答道:“假如你 能捉到我,你就埋我。”死就是不存在,人们的确无法捉住和埋葬那个不复存在的苏格拉底 ,而人们所要埋葬的那具尸体是和苏格拉底完全无关的。
死亡不是同归大海,而是各回各的源头。
“朝闻道夕死可也。”这里的“道”很可能正包括了生死的根本道理,而了悟了这个道理, 也就不畏死了。
人的一生,有多少偶然和无奈。我们都将死去,而死在彼此的怀抱里,抑或死在另一个地方 ,这很重要吗?
凡活着的人,谁也摆脱不了人生这个大梦。即使看破人生,皈依佛门,那灭绝苦乐的涅境界 仍是一个梦。不过,能够明白这一点,不以觉者自居,也就算得上是觉者了。
他们到了四十岁,于是学着孔夫子的口吻谈论起“不惑”之年来。可是,他们连惑也不曾有 过,又如何能不惑呢?
在无穷岁月中,王朝更替只是过眼烟云,千秋功业只是断碑残铭。此种认识,既可开阔胸怀 ,造就豪杰,也可消沉意志,培育弱者。看破红尘的后果是因人而异的。
厌世弃俗者和嫉世愤俗者都悲观,但原因不同。前者对整个人生失望,通过否定世界来否定 人生,是哲学性的。后者仅对世道人心失望,通过否定世界来肯定自己,是社会性的。
强者的无情是统治欲,弱者的无情是复仇欲,两者还都没有脱离人欲的范畴。还有第三种无 情:淡泊超脱,无欲无争。这是出世者的大无情。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magic/tp
2010-8-20 22:25:43
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很有深度和广度,讲到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归宿,时间的存在,怎样生活,对死的深刻认识使作者并不畏惧死亡,作者对死亡的认识超脱的肉体的衰竭,而是意识存在的消失。作者的觉悟是看到人生是一个很虚幻的像,他最终把人生看得很淡。作者对世人一些人生观念的总结我还没有理解。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liuqi99
2010-8-24 05:09:42
强者的无情是统治欲,弱者的无情是复仇欲,两者还都没有脱离人欲的范畴。还有第三种无 情:淡泊超脱,无欲无争。这是出世者的大无情。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讨论]今天你裸睡了吗?
一篇被70000人点击过的文章----上了大学才知道
30岁的女HR,你身上是不是还在背着枷锁呢??
爱不需要承诺
给思想留个影
人的一生中充满着无奈
不说再见
过好属于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五个人,你有几个?
保持欲望,让人能生猛下去
栏目导航
哲学与心理学版
R语言论坛
爱问频道
经管在职研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金融学(理论版)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
投资人与创始人互坑套路
自己整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实操手册。
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 ...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2031年全球变频抽油烟机市场规模将接近167. ...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世界机器人2025年报告 World Robotics 2025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