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21日 13:48 来源: 北京青年报截至8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0年中期报告,累计净利润接近140亿元,同比增长36%。不过,在这亮丽的业绩背后,却是累计接近6000亿元的巨额债务。(8月20日《广州日报》) 在高房价的外表背后,在房企亮丽的业绩背后,隐藏的开发商巨额债务令人吃惊。尽管没有
数据显示有多少开发商负债率处于危险状况,但随着
银监会、证监会对囤地、囤房开发商
贷款融资进行限制,地方政府强化监管(比如北京拟规定开发商不能直接收存预售资金),开发商的巨额债务将会成为决定楼市走向的重要因素。
在回款周期拉长、
信贷收紧、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高负债的上市房企是选择死扛到底还是降价销售,不但决定房价走向,同时也决定调控走向。然而,从发改委日前发布的36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看,房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呈现逆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不少大开发商即使背负巨额债务,也不愿放弃暴利幻想,不肯选择降价。
负债累累的大开发商之所以不太愿意带头降价,主要原因大概在于,由于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眼前仍有漂亮的业绩,所以他们依然看涨房价,轻视调控。因而,宏观调控仍需继续发力,以引导开发商降价,让楼市回归理性。
不久前曾有报道披露,十大标杆房企的负债总额高达4200亿元,如果以2009年的利润水平来还清这些债务,需要超过15年的时间。63家上市房企背负近6000亿元巨债,显然也需要多年时间还债。让人忧虑的是,债台高筑的开发商与逆势上涨的房价,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埋下不少隐患。
巨额债务不仅是楼市危机的隐患,更是中国经济安全的隐患。比如,高额债务可能会导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威胁到国家金融安全,由于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自然而然也会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尽管金融监管部门不断要求
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并对囤地、囤房开发商贷款融资进行限制,以预防开发商巨额债务威胁金融安全,但客观地说,目前这些措施并不能解除威胁,因为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太低造成贷款太多,但他们往往不肯通过降价销售回笼资金来还债。再如,巨额债务可能干扰宏观调控。如果开发商负债水平继续恶化,楼市调控能否继续和深化就变成了一个问号,因为决策层不仅会担心经济安全、楼市安全,而且会担心社会稳定。宏观调控将面临艰难选择,从以往经验判断,不排除以放松调控换取经济增长。另外,如果债务危机继续恶化,不排除某些开发商负债后消失、与施工方等闹纠纷的可能,最后遭受损失的多是业主。
其实,63家上市房企负债情况仅是楼市冰山一角,中小房企情况可能更糟糕。面对这种局面,是通过宏观调控鞭策开发商降价,还是为开发商打开融资的方便之门,有关方面必须做出正确选择。显而易见,促进开发商降价销售是缓解债务危机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