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2198 1
2010-08-26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業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很多企业恰恰缺乏这种企业文化,因而大致企业中的“大锅饭”等不良习气盛行,使得企业没有活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经济形势下,建立新的企業文化并将之发展成为企业灵魂的必要性。要想使企业文化长期落地并根植于企业,就要抓好企业文化的落实工作,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硬指标来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营造建设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    人们常说:“经济的一半是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形成凝聚力、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与壮大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業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其要点主要是:
    第一,“以人为本”是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向:一是人的“文化”,二是人的“智化”,三是人的“整体化”,“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是与近几十年来企业管理理念相适应的,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势必导致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现代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具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胆,举才之德”这样一种强烈的企业理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重视,更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协作与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本点。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的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而且人们之间有很大的能力上的差距,有的人能力极强,有的人能力就差一些,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能力大小决定了人们的不同分工。
    第四,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即劳动的收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述五点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但是很多企业恰恰缺乏这种企业文化,因而大致企业中的“大锅饭”等不良习气盛行,使得企业没有活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经济形势下,建立新的企業文化并将之发展成为企业灵魂的必要性。
    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与劳模精神
    企业文化要通过企业的方方面面来表现。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员工的风貌也是企业文化的最好的、最直接的表现。
    企业中以“比学赶帮超”为动力的“劳模工程”,对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李黄玺、李凯军、王洪军为代表的新时代劳模,给我们的企业文化赋予了新内容,他已不是过去意义的、简单的“爱岗敬业”,更主要的是,他所代表的是信息时代的那种“有所作为是人生中最高境界”,是积极的人生追求,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攻坚精神,是那种“不怕起点低,只要肯努力”的顽强毅力与责任感。在当前极具现实意义,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拼搏精神,去迎接国际性的竞争与大比拼,这应该说是我们企业文化中的“精华”。
    确切地说,“劳模精神”是具有我们中国企业自己特点的,是“中国特色之一”。中国工人阶级有自己的伟大使命,中国的国有企业有过自己的辉煌,对此,新时期的劳模们的奋斗历程,他们的事迹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也丰富着我们的企业文化,劳模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劳模精神”,我们一定能创造出具有自己企业特点的多姿多彩的、完善而丰富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与经营之道
    企业归根结底是经济主体,搞好经营才是企业最根本的东西。因此,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求分公司要按照经济规律来确立经营活动的宗旨、方针、目标和战略。
    在企业实行经营机制转变后,由原来的抓好生产逐渐转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是对在企业端一辈子铁饭碗的职工来说,并没有产生对生产经营和队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各企业都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究其原因,就是改制后的领导班子能够迅速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构筑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目标,使职工明确奋斗方向,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要想使职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关键的还在于职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而企业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了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的整体功能,为深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化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企业文化背景下,职工们树立了积极地工作价值观,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从而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企业也真正为职工所热爱。
    3、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有人预言,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之魂”,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通常采用良好的管理手段:一是运用经济手段,搞物资刺激,靠规章制度、数据、定额、考核、工资、奖金等进行管理,二是运用文化手段(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行精神鼓励和智力培育,靠关怀教育、训练、引导、培植感情等进行管理。前者是刚性管理,以硬件为主对员工进行规范;后者是柔性管理,以软件为主,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达到一定思想境界,形成自觉性来维护企业。在这个方面,两种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制约和促进的。实际上,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的结合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因素、制度因素的结合点,是按照本企业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管理,其实质和主导方面是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时尚,一个成功企业,一定是成功的企业文化起了作用,相反,一个不成功的企业,肯定没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要想使企业文化长期落地并根植于企业,就要抓好企业文化的落实工作,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硬指标来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营造建设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遮掩刚才能使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與時俱進,才能在企业持续发展与日益壮大过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蒋春丽 来源:《企业研究》2010年第7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8 23:22:12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