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本位”打一个比方,你写两个同样的字“1”①和“1②”,它们的系统关系几乎相同,可是最后还是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缘分不同。当然这里的缘分只是本位的镜象,而不是真的本位,此时的两个“1”我们也可以把它贴合在一起了,缘分消失了,本位的镜象不复存在。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两个“1”有灵魂,而且不朽,它只是被人类反馈的某个流逝的片断。我们这时候,把两个“1”对换,那么原来的①是不是②呢?原来的②是不是①呢?答案不是,再换回来都不是了,此非此,彼也非彼了,这就是流逝的镜象,表象,幻象。
为什么这里的“1”不能用人替代呢?因为这里的“1”是属于人的,否则就陷入混乱逻辑当中去了,我们说界定的整体的欲望就有一个我,当然我的一个脑细胞就有一个我,当然那不是我了,是它。现在的本我,我这个我存在于什么地方。是整体的光照着我,而部分的光点照着它。当然这个我与它,在此时空看上去需要重叠,但在绝对零界里则不需要重叠,我是我,它是它——我们融合成一个整体,我的意义;我们脱单成许多个体,我的载体。
理念是不断看着本位的永恒的眼睛,这样的“我”肯定有存在的可能,这就是理念。本位隐藏在缘分的激进中,本位写在理念的柏拉图,本位原本无穷,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痛苦。
欲望也有某种平衡的东西,那就是寂寞的疯狂的静止的抗争,那就是死亡,出生不过是越轨而已,我们被抛弃在这个冥荒的世界,只有自己想象和建立了.明示了欲望便是越轨,不明才是平衡.当初心的溢出,有待第二次平衡,那就是相对而动交叉的相对而静的瞬间,腐烂成植物的臂膀,而你即回到原来中去,死亡是漫长的时间,生命只是一瞬而已.对于那个空壳的你我,我们因为空壳而独特,空壳除了自己一无所有,那是一种最纯粹的东西,无限个数存在,那种包裹的形式没有大小多少的限制,流入我们体内的不过如同流出空壳的, 空壳折射入虚无当中的影象成为包裹感觉的外衣,随机而定,随机是欲望的躁动,是等待欲望进入我的影象当中,成为暂时的翁闲草垛的图画的错觉。为什么意志能够折射出我呢?我与我平衡,那必是映射,映射入意志的相反体——虚无,如同不平衡的欲望流失到虚无中去。另外,死亡也是假象,不过是利用表象的平衡印证理念的确凿,理念便是我的空壳包裹着欲望的世外状态。
无法再说一句哲学,也无所谓它的存在,光芒的末日词典找不到它一个字,它是什么?在充满光芒的想象空间.
是啊,只有想象,在疯狂的崛动着,风,你年轻的翅膀.也许是我疯了,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好啦,哲学的祷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