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567 7
2010-09-01
高能货币=通货+准备金。
准备金是当银行发生存款时,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给央行的现金(可以看作是央行的负债)。
比如银行收到一笔100元的存款,按照10%的准备金率缴纳给央行10元,那么央行的高能货币总额增加10元。
问题是央行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能有什么方法增加高能货币存量?
换个话说。。高能货币如何调节货币总量的供给?。。。自己好像绕住了,书上说中央银行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 这个债券就是银行交给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吧。。银行给了更多的钱央行。。用于发放贷款的钱少了。。货币供给量怎么会扩张呢。。不是应该更小了么。。绕住了。。。请问可否有朋友用语言解释下。。不需要公式模型数字。。公式模型数字可以理解。。就是语言绕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 09:21:16
高能货币就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钞票,就是你手里握的那个实实在在的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是不影响高能货币供给的,因为印出来的钱数量没变。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而不是资产。增加债权的意思是购买国债,或贷款给商业银行,这样人民币就从央行流向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 00:02:59
明白了,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 22:37:06
成胖子 发表于 2010-9-1 09:03 高能货币=通货+准备金
这只是数量上的一个等式。

理解“高能货币”,可以想象这样一种简单情形:假设全社会只有纯金可以充当货币,并且全社会没有任何信用创造行为(即使有,信用凭证也不可以充当货币),那么社会上有多少纯金作为货币流通(设这个量是B),“高能货币”就有多少(当然,此时是否提出这样的概念,意义不大)。

再假设突然有一天,该社会出现了信用创造行为并且其中某种信用凭证也可以充当货币(不仅纯金可以),而社会上原先作为货币流通的纯金的量不变(即仍为B),那么我们会发现,如果规定信用创造的准备金率是r,该社会的货币量(包括各种可以充当货币的东西)的最大可能值是B/r——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极限(类似于“绝对零度”那样的概念),现实中的货币量不会超过它。

这里的B的意义就是“高能货币(量)”——它是信用创造的基础(此时提出这样的概念,意义就较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 22:42:06
成胖子 发表于 2010-9-1 09:03 问题是央行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能有什么方法增加高能货币存量?换个话说。。高能货币如何调节货币总量的供给?
准备金率与高能货币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共同决定了“最大可能货币量”。

存在央行的条件下,高能货币的改变对应央行的一系列操作(比如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与公众进行公众所持资产央行所发货币间的交换),这可以从其资产负债表看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 20:31:33
高能货币就是基础货币吧,呵呵。高能是不是因为它因为乘数的关系,发挥的作用比较大呢?我想应该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