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7 1
2010-09-01
2010年09月01日 07:30 来源: 证券时报 本报讯 连续两日资金利率高位运行,不少投资者通过国债逆回购“小赚”一笔。记者了解到,不少券商营业部已开放个人国债逆回购交易,但操作模式上有一定差异。推荐阅读 中行公布超级网银收费标准 跨行转账万元收5.5元




  8月30日和31日国债一天回购(GC001)利率分别创下10.25%和9.17%的近期新高。8月30日的国债七天回购(GC007)更是创下305亿的成交天量。这让不少持有现金头寸的客户尝到甜头。个人国债逆回购交易的火爆行情,对短期理财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部分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近期国债回购利率的暴涨,让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失去竞争力。近期国债七天回购(GC007)年化利率始终保持在3%-5.5%之间高位运行,远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1.5-1.8%)。国债一天回购(GC001)更是创下年化10%高位,远高于活期存款(0.36%)或一天通知存款(1.07%)利率。
  有投资者向记者表示,有银行愿意以万分之五的返点吸收其存款在8月31日过夜,但两天国债回购交易就可实现同样收益,因此拒绝了银行的邀请。
  国债回购交易是一种以交易所挂牌国债作为抵押,拆借资金的信用行为。个人投资者一般以持有的国债现货为抵押,获得一定期限内(1-182天)的资金使用权,期满后须归还借贷的资金并按约定支付一定利息;投资者也可作为资金的供方,在贷出资金后可按事先确定的还款利率,在到期日收回本息。投资者如需借出资金(逆回购),则应在交易中卖出204001或204007,当天即扣除该笔资金,1天或7天后返回本金和利息。
  事实上,此次国债回购利率的飙升除了银行月底吸存因素外,主要与与可转债发行制度安排有关。目前,国债回购利率已明显超过可转债的预期申购收益率,个人投资者近期参与可转债申购的收益可能不如直接借出资金。
  例如,塔牌转债中签率为0.22%,若预期上涨20%,则个人投资者单次申购收益率只有万分之四。但是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现行20%的申购保证金制度意味着5倍的资金杠杆,塔牌转债的实际中签率为1.1%,单次申购收益率高达千分之二。所以,机构投资者宁愿以较高利率借入资金申购可转债,而个人投资者则倾向于借出资金。
  分析人士认为,近日资金面的紧张状况主要由短期因素所导致。随着工行转债发行结束,资金面有望恢复平静。
  操作实例
  8月30日10点13分,以7%利率卖出国债一天回购(GC001)1000张,得到1000张证券代码为“888880”的“标准券”,每张市价为100元,共扣款10万元;至8月31日早上9点半,系统自动卖出“标准券”1000张,回款10万元,另得利息19.44元。
  目前,已有不少券商主动向个人客户开通国债逆回购操作权限,但仍有些券商需要客户赴营业部签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券商系统设置不同,第二天该部分资金用途和权限存在一定差异,分为“次日可用”、“次日不可用”、“次日可用不可取”、“次日不能回购”等四种,投资者需联系券商专业人士咨询,以免出现资金被锁定的操作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 16:03:57
定义:什么是逆回购
  简单说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风险:安全性高的短期贷款

  所谓国债逆回购,其实是一种短期贷款,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获得固定利息;别人用国债作抵押,到期还本付息。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有1、2、3、4、7、14、28、91、182天9个品种。 原来都是从银行贷款,现在,你也可以开个小“钱庄”了。不但能按时回本,还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而且对方有国债作抵押。也许有人会担心,对方不按时还本付息怎么办?抵押的国债跌了怎么办?别担心,时间一到,交易所会自动把本钱、利息划到你的账户上,资金绝对安全。

  收益:高出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收益

  逆回购的收益到底有多高呢?逆回购的年收益率平均2%左右,比一年期银行定存的2.25%(扣除利息税后仅1.8%)高吧?比活期利率税后的0.576%高吧?
  实际上,国债回购的收益率是通过交易所竞价产生的,这点与股票一样,是不断波动、随行就市的。想借钱的人多,愿意贷款的少,收益率就上升;想借钱的人少,愿意贷款的人多,收益率就下降。

  逆回购收益公式:成交额×年收益率×回购天数/360天=收入

2正回购定义: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