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09 6
2010-09-05
2010年09月03日 09:35 来源: 龙虎网




案情
  去年3月到今年3月间,21岁女子张莉(化名)采用猜卡号、猜密码的方式,陆续猜出了十多人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再用这些银行卡中的钱为自己和家人、同事的手机充值,合计消费8770元。今年3月,其中一名受害人发觉后报警,警方根据充值线索将张莉抓获。检方以信用卡诈骗罪对她提起公诉,近日案件在栖霞区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
  法官:被告人张莉,你陈述一下作案经过。
  张莉:家里拆迁,拆迁补偿款是打在银行卡里,我和父母各拿到一张卡。我们那一带拆迁的人不少,我就联想到其他人的密码是不是也一样。后来我就猜他们的密码,有的一下子就能猜出来,有的猜几次就对了,后来发现是有规律的。
  法官:你是如何知道这些被害人的卡号的?
  张莉:我和我父母的卡号是连号,我就估计其他人的卡号也是按顺序排列的。
  法官:你认识这些被害人吗?
  张莉:一个也不认识。
  法官:你是怎么用被害人的银行卡为手机充值的?
  张莉:我知道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可没办法变成钱,后来我就想到用银行卡里的钱充手机话费。我拨打中国移动充值电话,用这些银行卡向我的两个手机号码里面充值,还帮我男朋友的手机充了值,后来还帮我同事充过一次。
  (案发后,张莉的家人向十多名受害人退赔了8770元。栖霞区法院根据情节,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张莉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半,罚金2万元。)
  点评
  能猜到被害人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张莉的确是个聪明人。可是,她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充话费,怎么就没想到后果呢?如今,她不但便宜没占到,还背负了犯罪的污点,还给家里增加了经济负担,真是得不偿失。从这点来说,她还真不是个聪明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5 15:28:30
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半,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财经时事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104009


这个一年可以免除吗?如果在缓刑的一年半期间表现良好的话。

有没有懂法律的同学帮忙解答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5 15:35:40
还有这样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5 15:43:50
2# 狗熊爷爷
就类似于留校察看,察看期间没事就不开除了。
其实接近于免除刑事处罚,就是政治权利受点限制。
多少嫌疑人托关系搞缓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5 16:06:02
kuangzhu1990 发表于 2010-9-5 15:43
2# 狗熊爷爷
就类似于留校察看,察看期间没事就不开除了。
其实接近于免除刑事处罚,就是政治权利受点限制。
多少嫌疑人托关系搞缓刑啊………………
谢谢啊。楼主法盲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6 17:14:52
天才啊天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