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问题在于中国现行的体制——是一种扭曲的体制:上面仍是计划经济,命令经济,独裁的那一套,而下面放得很开,市场在起作用,这样的治理结构扭曲效果是最厉害的。因为资源(广义,包括各种资源)的分配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权威命令型,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市场配置资源,而这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特殊利益家图案的存在等原因,所以中间就会有一种扭曲,而这资源扭曲需要在中间环节得到消化,而这种消化的成本,租金的消散,如果摊在人民头上,就会出现社会问题。更别提里面的存在的寻租,腐败等问题。
卫生领域,一方面医院上层领导的任命等问题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而下层包括看病,药品等都是市场化很到位的领域,这样就自然会产生问题,每年财政的拨款只够发医生一个月的工资,剩下的自然要打患者的主意,于是成本就加到人民头上。而这里面的各种寻租,权钱交易,更是触目惊心。
其他领域,甚至足球领域,下面早早市场化了,上面中国足协统管一切,所以会有这么许多的问题出现。乒乓球为什么这么好,因为仍然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举国体制,下面市场化搞不开。
更大一点,比如财政分权,虽然对促进GDP有正面影响,但因为他也是这种结构,因此肯定会有扭曲,比如"政令不出中南海"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各地的政策与中央的不完全一样,甚至"顶风作案",根源就在于你资源配置的要求不一致。
所以说我不看好中国先搞基层民主,同样的结构么,现在反映出来的问题也确实很严重。而一旦这种结构效应扩大到影响社会稳定的层面,后面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要彻底解决这种情况,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回到计划经济那种方式,国家把所有的东西都抱起来,从上到下分配一切资源;一种是完全市场化,从上到下全部是市场起作用。中国在的这个位置很尴尬,就在中间,扭曲最厉害的结构。印度这方面,显然走在中国的前面。
刚才就在写东西的时候,我忽然想,可能市场化程度到达哪一级别,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阀值",过了之后,就会有质的改变。
这个东西如果拿来建模的话,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找出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一个是找出计划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这个也可以包括中间状态,或是混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