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6376 396
2010-09-08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第1版

书目:
1.中国经济改革30年:源头沧桑·20个第一(1978-2008) 王佳宁著.pdf
2.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1978-2008) 王东京等编著.pdf
3.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1978-2008) 张文魁等著.pdf
4.中国经济改革30年:财政税收卷(1978-2008) 贾康 赵全厚著.pdf
5.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1978-2008) 高新才主编.pdf
6.中国经济改革30年:社会保障卷(1978-2008) 董克用主编.pdf
7.中国经济改革30年:抚脉历程(1978-2008) 王佳宁主编.pdf
8.中国经济改革30年:市场化进程卷(1978-2008) 李晓西主编.pdf
9.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 韩俊主编.pdf
10.中国经济改革30年:民营经济卷(1978-2008) 周立群 谢思全主编.pdf
11.中国经济改革30年:金融改革卷(1978-2008) 王广谦主编.pdf
12.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1978-2008) 唐任伍等著.pdf
13.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1978-2008) 白永秀主编.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8 00:16:52
1.中国经济改革30年:源头沧桑·20个第一(1978-2008) 王佳宁著.pdf
作  者:王佳宁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第1版
页  数:367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562444558
定    价:¥59.00



中国经济改革30年:源头沧桑.jpg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发生历史巨变的30年。1978年到2008年,其间波澜壮阔,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独立诠释与前瞻中国改革并放进程中20个当之无愧的“第一”,其载浮载沉的经典事件与其中的标志性人物,是中国改革开放每一个“关键转折”中的里程碑,让受众看到里程碑来解读历史,让历史活灵活现。本书独辟蹊径,对“20个第一”的发源地全面回访。悠悠看源头,辅以“源头背景”、“源头链接”;娓娓忆沧桑,呈现“源头延伸”和“文骐看源头”。内容独家,忠实记事写人;视角独到,令人掩卷遐思。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目录
中国第一个“包产到户”村——小岗
鲜红手印承载大历史十八村民铸就里程碑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特区重担深圳首个扛艰辛转型鹏城自奋蹄
中国第一个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合资第一号悄然诞生民航配餐业机舱求解
中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地方——向阳
向阳提心吊胆摘牌子光南明修栈道促政改
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浦东
开发浦东看伟人决策第一试验眺多重谋略
中国第一个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中国第一展南粤摇枝悠悠五十载谁主沉浮
中国第一个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首家开发区鸣枪大连竞逐制高点布阵辽东
中国第一个亿元村——大邱庄
禹作敏斯是故人镜像大邱庄勾勒时代缩影
中国第一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华西
吴仁宝探究农村转型华西村何以誉满中国
中国第一个承包国有企业的人——马胜利
马胜利点亮承包火种盐城市无奈燕舞折翅
中国第一个破产企业——沈阳市防爆器械厂
第一例破产发端沈阳第一声警钟敲自重庆
中国第一个企业股份制改革城市——诸城
股份制改革诸城投石陈卖光无畏挺身问路
中国第一个发行国债的城市——北京
发国债北京首吃螃蟹细掂量加伦率先释怀
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义乌
华夏第一市力托义乌琳琅小商品震撼全球
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
科技人摇旗数度春秋中关村呐喊新兴经济
中国第一个发行彩票的城市——石家庄
第一批彩票河北售卖二十年博弈热中有玄
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执着觅个性领军人物冰火两重天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津门首发牌当仁不让羊城再抢筹
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合资京粤差异大真情告白两度娶老外
中国第一个由企业创办的银行——招商银行
企业办银行袁庚挑头一亿资本金蛇口传奇
在“20个第一”中找寻印记(《源头沧桑》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8 00:17:00
2.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1978-2008) 王东京等编著.pdf
作  者:王东京等编著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第1版
页  数:291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562444442
定    价:¥49.00



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jpg

内容简介
    以政-府转型为研究主题,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视角,来回顾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政-府转型历程,并对其间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本书特色:第一,研究时限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全面回顾我国政-府转型的历史演进路径,是一项填补空白的研究;第二,本文将我国政-府转型的历程划分为经济建设型政府、经济调节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学术界尚属首次;第三,对我国政-府转型历程中的重要文献进行评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文献基础;第四,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认为和谐政-府是我国政-府转型的最终定位。

目录
1 经济建设型政-府
1.1 “文-革”后混乱和落后的状况推动政-府转向“经济建设型”
1.1.1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1.1.2 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1.1.3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1.1.4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混乱
1.1.5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1.6 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1.2 党-和-政-府的文献对“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表述
1.2.1 党代会关于“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表述
1.2.2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表述
1.3 专家学者对“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研究
1.3.1 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1.3.2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3.3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弊端
1.3.4 “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职能和工作任务
1.3.5 政-府机构改革
1.4 “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实践及其成就
1.4.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工作重心转移
1.4.2 以机构精简为主线的政-府机-构-改革
1.4.3 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
2 经济调节型政-府
2.1 通货膨胀加剧与市场秩序混乱推动政-府转向“经济调节型”
2.1.1 通货膨胀加剧
2.1.2 市场秩序混乱
2.1.3 经济结构失调
2.1.4 价格改革闯-关受挫,致使上述问题更加严重
2.2 党和政-府的文献对“经济调节型”政府的表述
2.2.1 党-代-会关于“经济调节型”政-府的表述
2.2.2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调节型”政-府的表述
2.3 专家学者对“经济调节型”政-府的研究
2.3.1 构建以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调节型政-府的现实要求
2.3.2 政-府进行经济调节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2.3.3 适应经济调节的政=府机-构改革
2.3.4 经济调节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
2.4 “经济调节型”政-府的实践及其成就
2.4.1 以经济调节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
2.4.2 以职能转变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
2.4.3 以建立合理分权体制为主线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
3 公共服务型政府
3.1 公共服务供求失衡推动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
3.1.1 公共服务需求增加
3.1.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滞后
3.2 党和政-府的文献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表述
3.2.1 党-代-会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表述
3.2.2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表述
3.3 专家学者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
3.3.1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
3.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3.3.3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任务
3.3.4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难点
3.4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及其成就
3.4.1 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
3.4.2 以职能整合为特点的政-府机构改革
3.4.3 基于合理划分管理责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
4 和谐政-府——我国政-府转型的未来趋势
4.1 和谐政-府是政-府转型的最终取向
4.1.1 政-府转型是有终点的
4.1.2 政-府转型终点之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之日
4.1.3 政-府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和谐政府
4.2 建设和谐政-府的意义、内涵及其特征
4.2.1 和谐政-府提出的背景
4.2.2 建设和谐政-府的意义
4.2.3 和谐政-府的内涵
4.2.4 和谐政-府的特征
4.3 建设和谐政-府的现实路径
4.3.1 建设和谐政-府的可行性分析
4.3.2 建设和谐政-府面临的难点
4.3.3 建设和谐政-府的基-本-原则
4.3.4 建设和谐政-府的现实途径
附录 市场经济演进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附录1 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与守夜人政-府
附录1.1 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附录1.2 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优越性的论证
附录1.3 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眼中的政-府:守夜人政-府
附录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与干预型政-府
附录2.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附录2.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国家干预经济合理性的论证
附录2.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眼中的政-府:干预型政-府
附录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与有效型政-府
附录3.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附录3.2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论限制国家干预经济
附录3.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及其在西方各国的实践
附录3.4 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到现代主流经济学
附录3.5 现代主流经济学家眼中的政-府:有效型政-府
附录4 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逻辑
附录4.1 怎样评价和运用市场机制
附录4.2 怎样评价和发挥政-府职能
附录4.3 如何实现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有机结合
附录4.4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历程对我国当前政-府转型的启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8 00:17:06
3.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1978-2008) 张文魁等著.pdf
作  者:张文魁等著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第1版
页  数:264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562444480
定    价:¥49.00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jpg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记述了国有企业改革30年来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政策,而且全面梳理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理清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脉络,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得失,并提出了作者自己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本书剖析了放权让利及承包制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给政企关系带来的变化,分析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崛起给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压力,介绍了西方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产生的影响,阐述了转换经营机制和实行产权改革的优劣长短和实际效果,剀切述评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是一部全方位、大思维地记述和剖析30年国有企业改革征程的著作,既有事件和人物,又有政策和数据,更有观点和理论。
    本书独出心裁地在正文中设置了大量的文本框专栏,详细介绍一些著名事件、人物或政策,使本书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因而适合于各种层次和各种口味的读者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8 00:17:12
4.中国经济改革30年:财政税收卷(1978-2008) 贾康 赵全厚著.pdf
作  者:贾康 赵全厚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第1版
页  数:368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562444473
定    价:¥59.00



中国经济改革30年:财政税收卷.jpg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体制的改革和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与改进以及理论界的相关研讨。主要特色,一是立意高,视野开阔,把财政税收的相关变革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轨的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来把握;二是内容翔实,基本事实表述严谨;三是把学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较好地反映了中国财政改革过程中的理性思考。

目录
1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1.1 改革前的社会经济形势
 1.2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体制运行特征
 1.3 计划经济的弊端和改革开放的必然逻辑
 1.4 分权化改革:“解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 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2.1 以财政体制改革启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2.2 传统体制下财政体制运行的特征及评价
 2.3 财政分权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和阶段划分
3 我国政府问财政体制的变革: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
 3.1 中国政府间的财政体制变革:1980--1993年
 3.2 “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
4 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
 4.1 适应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税收制度
 4.2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4.3 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收入行为
 4.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
5 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
 5.1 部门预算改革
 5.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5.3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5.4 2007年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6 财政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演变及调控实践
 6.1 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顺利实现经济运行的“软着陆,,
 6.2 1998-2004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6.3 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6.4 加强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7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与争鸣
 7.1 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7.2 财政基本理论的发展
 7.3 关于税制改革
 7.4 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相关改革问题
 7.5 关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7.6 关于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7.7 关于财政赤字和国家信用
 7.8 关于财政与“三农”
 7.9 关于国家预算
 7.10 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
 7.11 关于财政风险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财税大事记(1978--2007)
参考文献
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8 00:17:17
5.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1978-2008) 高新才主编.pdf
作  者:高新才主编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第1版
页  数:357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562444527
定    价:¥59.00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卷.jpg

内容简介
    追寻着改革的路径,本书勾勒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由沿海与内地互倚到东、中、西三大地带推进并最终实现“四轮驱动”、四类主体功能区所形成的区域开发空间新格局的大变动画面;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背后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变迁与完善;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条分缕析,凸现了差距形成的内在逻辑;用“区域突破’’理论阐释了中国特色的改革与发展路径;对区域合作的分析再次证明了古老而崭新的分工与合作原理;测算并证明了区域竞争力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分析则客观刻画了资源型城市过去的辉煌、当前的尴尬及产业接续与城市转型的希望。本书精挑细选了一批改革开放过程中区域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们分别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四大名片——深圳特区、浦东开发区、滨海新区和成渝试验区,共和国行政区划的两大硕果——海南设省、重庆直辖,区域合作的新篇章——援藏、三峡大移民、海峡两岸合作交流、APEC。本书对空前繁荣的区域经济研究学界言论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研究的“学术书架”。

目录
发展脉络篇
1 风雨兼程:区域经济格局大变动
1.1 全国一盘棋下的区域均衡发展
1.2 区域经济格局大洗牌
1.3 快速发展中的区域失衡
1.4 “四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1.5 主体功能区下的空间开发新结构
2 与时俱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
2.1 效率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2.2 缩小差距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
2.4 结论与展望
3 破茧而出:改革发展中的区域突破
3.1 区域突破:经济体制转型的空间特征
3.2 开发区:区域突破的妙手
3.3 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区域突破的典型
4 分条析缕: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
4.1 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
4.2 区域经济差距的成因
4.3 区域经济差距与统筹区域发展
5 上下求索: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合作
5.1 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
5.2 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的区域合作
5.3 全方位、多层次、国际性的区域合作
5.4 结论与展望
6 百舸争流: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6.1 省域竞争力发展概览
6.2 影响省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6.3 东中西三大区域竞争力比较
7 涅槃重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7.1 资源型城市概况
7.2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困境
7.3 资源型城市与接续产业
重大事件篇
8 中国高地:递给世界的名片
8.1 深圳——改革开放的一着妙棋
8.2 浦东——起飞的长三角龙头
8.3 滨海——崛起的环渤海引擎
8.4 成渝试验区——新的增长极
8.5 第四个试验区——中部“双城记”
9 点石成金:行政区划调整的两大硕果
9.1 海南设省——南海蛟龙横空出世
9.2 重庆直辖——改革开放的“活眼”
10 同舟共济: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10.1 援藏——区域合作促发展
10.2 三峡移民——区域合作解难题
10.3 两岸“三通”——区域合作开新局
10.4 APEC——区域合作连世界
学界言论篇
11 纵横捭阖:关于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讨论
11.1 宏观经济格局下的三大地带划分
11.2 地域劳动分工视角下的区域划分
11.3 “中心一外围”视角下的区域划分
12 华山论剑:中国主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12.1 西部大开发
12.2 东北振兴
12.3 中部崛起
13 百家争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1 区域差距
13.2 区域功能定位
13.3 区域分工与合作
13.4 问题区域
13.5 区域开发模式
13.6 区域竞争力
13.7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8 区域创新系统
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