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18 1
2010-09-10
2010年09月10日 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10日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各国普遍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虽然数量与中国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都确立了适当的国有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和收益方式。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售国有土地或其使用权来获取财政收入。

  2009年,最新公布的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金收入为1.59万亿元人民币,远超2008年和2007年。城镇化水平的持续上升,既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也带来了若干挑战。
  自1998年开放房地产市场以来,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以重庆、上海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开发了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地方融资平台,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这些都表明,土地出让金以及其抵押获得的融资,是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这种体系造成了地方政府为追求较高的土地收入,放任房价不断攀高,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报告指出,如果“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升温,而政府的调控政策不能进一步落实的话,则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将会进一步的上升,其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将有可能接近20%。反之,如果房地产市场形势恶化,或者相关调控政策发挥实际作用,则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将有可能在2009年的基础上回落,接近2008年的11%。
  业内人士指出,土地出让金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惊人,不少城市已经占到半数。还有统计显示,一些地方的土地出让金甚至占到了政府财政收入的60%。
  有关专家认为,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机制的土地供给政策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直接原因。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唯一的土地供给者,为使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通过控制土地供给来提高土地出让价格,从而抬高了住房价格,获得了垄断收入。(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1 00:13:07
对,房产税更值得政府期待。
关键是财政支出太缺乏公开,监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