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产生的背景是他在分析了英国1861年到1957年的统计资料后得出的一个关系,而现在流行的追究通货膨胀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需求拉上理论和成本推动理论,还有供求混合推动三个说法,个人认为在现实条件下供求混合推动学说比较全面。但从这半个世纪以来的通货膨胀问题,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互替代,然后是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低成长并存的滞涨,随之又有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成长的结合,显然现实经济的情况很多都和菲利普斯曲线不符合,但是从理论上来看,显然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考虑到了成本推动的原因,也考虑到了需求拉上,但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的替代关系我觉得是不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