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是学地理的,在这里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设?愚以为,应该是走城市化道路!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欧洲的英法等国,北美的加拿大、美国,哪一个不是通过城市化发展起来的?有通过建设农村发展起来的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因为中国的二元结构经济太明显了,城乡差距太大,持续下去对社会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次来缩小城乡差距。
“新农村”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但到底能缩小多少呢?看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这段话,“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他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二百五十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二百五十万人的力量增加了一百倍。”
这“一百倍”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集聚,来自规模效益。而农村没有,就算是“新农村”,它再新,也是农村。农村的发展能比得上城市吗?如果是的话,那农民工进城干嘛?在家炕头上抽袋烟多爽?所以,新农村不应该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把农村变成城市。先建设新农村,使农村具备充足的发展要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等,然后还是要进行发展,建设成小城镇,条件好的甚至可以发展成为大城市。深圳、香港、张家港都是这么起来的。
大家看这样一段话: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而中国城市化率还不到3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看到我们的差距了吗?
美国学者诺瑟姆在研究了大量城市的基础上,就城市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个“S”型曲线理论。认为,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即城市化率为30%以前,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而进入30%的门槛后,城市化会加速发展。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时期。
可以说,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这两者是相符相承的。所以,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走城市化道路!
纯属个人愚见,请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在城市方面有研究的同学老师来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