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954 109
2010-09-19
国美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我们首先回顾,2005年永乐与谁签订了“对赌协议”?是摩根士丹利!最终的结果如何?摩根在15天连续5次抛售永乐股份,使永乐股份市值从100亿跌至40亿。
2006年,是谁将永乐推荐给国美?是摩根士丹利!在洽谈之中,陈晓使出三点:一是与大中电器结盟,对外大肆宣传;二是与苏宁接洽,逼迫黄光裕出手;三是向百思买示好,增加黄的焦虑。最终永乐成功并入国美,陈晓成为新国美总裁。摩根的对赌从国美成功获利!
2006年,谁在起初增持股份,谁又在最后全部抛出?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十分清楚,陈晓根本无法完成永乐的对赌协议,为了掩护其进入国美,采取了一系列掩饰手法。
当黄光裕在享受兼并永乐的喜悦时,完全忘记了这出戏的真正导演——摩根士丹利与陈晓!
2009年国美融资时,为什么贝恩会胜出?请看陈晓先列出的三条件:一不控股国美;二是融资30个亿;三是财务投资者。财务投资者的厉害,别人不清楚,陈晓清楚。之后,陈晓又增加了二个条件:一是新的投资机构,排除了黄光裕在国美时联系的投资机构,而且也让摩根士丹利避嫌;二是有新的商业价值,将不熟悉零售业的投资者排除在外,主要是针对国内投资者。
如此,基本形成了对贝恩量身定做的一个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个标准符合黄光裕的要求,因那时的黄只要不失去控股权就行了。
正是这五大条款,将国有企业、大型民企、国美现有投资机构排除在外。30亿的规模,对国美而言,绝不是寻找投资者,而是选择投资者。更何况2009年6月的国美基本稳定了,不是像陈晓讲的那么严重!
而这一切,都是陈晓与摩根士丹利合谋的结果!因为黄认为,只要拥有控股权就可以控制国美了,而陈晓十分清楚英美法系及国美章程,只要控制了董事会就控制了国美。各得所需,陈晓计高一筹!
避嫌的摩根士丹利将贝恩推向了前台,国美之争贝恩处在风口浪尖,而摩根士丹利则不动声色!
陈晓不如摩根士丹利老辣,提前抛出大小摩支持国美董事会,大小摩迅速撇清!9月2日,接近摩根士丹利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大摩所持有的国美股票大多是受客户委托,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因此没有董事会席位,也不具有投票权,大摩不介入国美的事务决策。摩根大通也表示:“摩根大通也是一个代理公司,首先要分清楚这部分操作是我们自己进行的,还是我们的客户进行的。”
但陈晓并不这样看,从香港路演回来,便透露出占国美股份42%的机构支持国美董事会;近来又讲有50%的机构支持董事会,数据之间是有一点矛盾的。这个数据从何而来,陈晓是心知肚明的。
可以这么说,没有摩根的支持,贝恩不会轻易债转股;没有摩根的支持,陈晓不会轻易与贝恩签订捆绑协议;没有摩根的支持,机构不会轻易表态支持国美董事会;没有摩根的支持,陈晓不会轻易策划去黄光裕化,不会轻易宣称黄光裕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鱼会死,而网不破。(本观点在即将出版的国美战争第一章《对撼:雄心与野心》中有详细陈述,请网友们关注)
摩根士丹利,国美战争的真正推手!


此文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9 10:07:59
摩根士丹利,为什么选择陈晓?

源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让华尔街开始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在危机暴发前,华尔街闭着眼睛也可以操纵这个世界。因为华尔街的金融智慧是至高无尚的,没有那个国家拥有如此强大的操控力!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华尔街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仍在发展。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华尔街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美国至高无尚的金融智慧与中国无可企及的消费市场,这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谁拥有这两者谁就成为未来的战略胜者。

摩根在危机中幸免捐躯,从而看到了这一点。在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日,可口可乐太平洋集团总裁格伦·乔丹(Glenn Jordan)在会议上表示, 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越发重要,可口可乐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可口可乐公司将对中国作更多长期投入。他指出,为应对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跨国企业需构建有效的价值链,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在7月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长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曾被报道痛苦地抱怨过外国企业在华的待遇,说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开发自己的技术,与美国出口商品竞争。

有效的价值链,人力资源开发,避免与美国出口产品竞争,这是侵蚀中国市场的关键。与制造企业相比,这对投资机构会更难。摩根深知,中国市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中国草根企业有着一种天然的对国际资本的对抗因子,这些创业者知识不多,视野不开阔,对国际化的东西不太愿意接收,尤其是强硬的进入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但他们有着天然的霸气,甚至还有时不讲理,有点蛮干,有点狡诈。像宗庆后,达能51%又能怎么样?(当然是在本土)

更何况直接的进入与控制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觉醒,如汇源。有这么一个镜头:在这次达沃斯首日辩论结束时,辩论会结束时,来自CNBC的主持人卡特莫尔(Geoff Cutmore)引述了一个对外企的调查,40%的被调查外企认为在华投资环境在未来两年将会进一步恶化。他请现场观众举手示意是否同意该表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举手。他对观众们说,别害怕,我们没拍你们,我们拍的是他们。

儒商苏宁张近东就表示,如果苏宁要出售,一定卖给国美,绝不会卖给国外资本。这是中国创业者的本质。

而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能力、有智慧、有理想,他们总希望用自己的知识、能力、智慧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他们的老板或许没有理会这些,这些老板自私自利、以及对金钱的支配欲望有时会高于企业的发展,甚至还有相当的狂妄。但他们又很敏锐,会看到一个人的骨子里。

黄光裕早就看出了陈晓野心。

陈晓的野心就是要打造中国的百思买。他一贯坚持的就是中国家电零售业巨头的合纵连横,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他要纵横世界家电零售业领域,这是他的野心。他的确心比天高。

陈晓很自强,他能够从悲惨的困境中一路走来,将永乐做到中国老三,谈何容易?人生的苦难造就了他自强自立的生命毅力,以及他对社会、对企业、对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思考,他能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甚至忍辱负重,同时也造就了他的自信与自负。

可以这么说,陈晓的野心比黄光裕的要大得多。同时他同样知道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自己人生的精彩。

没有企业控制权却对企业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甚至占有欲、野心勃勃膨胀并自信拥有实现这个野心能力甚至驾驭国际资本、懂得中国市场又愿意接受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的职业经理人,正是摩根需要寻找的对象。陈晓符合这样的目标。摩根深知,控制了董事会就控制了整个企业。

陈晓需要国美这个平台实现自己宏大的野心,而这个平台只有借助国际资本达到;摩根需要国美这个平台实现长远战略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借助国美董事会才能实现。这就是他们合作的基础。

陈晓知道摩根的厉害,当年永乐就是被摩根害惨的;但摩根也是陈晓的恩人,摩根将害惨的永乐又做局并入国美,救了摩根也救了陈晓。这是陈晓与摩根的第一次合谋。这是国际资本的阴招,当然是为了利益。

陈晓深知这一点,但他自信未来完全能够驾驭国际资本。借用国际资本又摆脱国际资本,这是他自信中敢于放手一搏的关键。正如当年黄光裕敢于留下陈晓一样!

黄光裕的出事,让双方看到了共同的机会。而且,他们已经有过成功的合作。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9 10:13:23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9 10:24:43
哪来的消息?  摩根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9 10:27:12
最近也小有关注下国美的事情!只是突然之间楼主怎么又冒出个摩什么的投行来,这个有点不解!个人认为陈晓玩弄的确实是权术,他想把黄给挤出去而自己成为老大!根据大众的观点来看,陈也是有点趁人之危的嫌疑!不管怎么样,我始终觉得有了贝恩的加入,这出戏会变得很有水平,耐人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9 10:28:26
看看最后鹿死谁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