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完整的读过博弈论,但市场运行就是一个博弈局。你如果讲的话,一定要用博弈的思想看待这个讲题。我的经验表明:封闭的博弈局,结局应该是一个纺锤形或者说半圆形,即靠近中间的0点(保本)的人最多(博弈论称之为“正态分布”),然后两端亏损和盈利越大的人越来越少,但总体保持1:1。如果加入某种因素(股市中就是交易费用和印花税),影响到了所有的参与者的话,可以认为0点发生了向盈利方的偏移,原来的处于保本附近的大多数人,将由能够保本,变为亏损者,演化成最后的1赢2平7亏。回复比较乱,大体如此。人类社会许多的现象都符合二八规律。一个社会中的20%的富人会占据80%的财富,这是规律,没办法。
具体到股市,首先,把股市当成一个近似封闭的系统而且没有税费的情况下考虑。有人买,必然有人卖;有人赚,必然有人亏。长期博弈的结局,整体必然是零和游戏:盈利者赚走了亏损者的钱,胜负者各占50%左右。其次,由于交易手续费和印花税的作用,实际上股市不可能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一个不断有人从中抽钱(交易手续费和印花税)的萎缩系统,长期的结局,必然是一个负和游戏,即大多数人不仅不能盈利和保本,必然只能是亏损。当牛市到来的时候,实际上是系统外资金不断注入股市的过程,这时候,大多数人帐面是盈利的,但也仅仅是暂时的。当注入过程停止时,股市又回到了负和游戏的进程中,而且当注入转变成退出时,这个负和游戏将进入加速崩溃期,即本质的负和+资金流出。所以炒股,一定要做先知先觉,绝对不能有随众心理。长期来看,经过一个牛熊循环(从注入到退出),大多数人亏损是必然的。
跟楼上讲的什么好公司没关系,这是普遍规律。48元的中石油和现在10元的中石油,基本面有啥大的区别?ST股票为啥不是一字跌停到0?都是借口,基本面不是万能的,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无用。说到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基金公司是最能够及时了解上市公司的完整信息的,为什么也会亏损?原因不是这儿,信息也是意义不大的。即使中国股市只留下中国企业盈利前一百强的股票,也是这个结局。可以假定中国股市只有一个家上市公司,而且是绝对的好公司:比如中国移动,交易者的结局会是啥样?呵呵,依然是七亏二平一赢。大多数人的命运已经注定,努力把自己变成其中的一赢吧。
如果你讲的话,可以根据上面的话,展开一下。甚至可以举个例子:比如4个人玩麻将或者扑克耍钱,如果只有这四个人的情况下,输盈者的比例会接近1:1,当然可能出现一家吃三家,那是因为人数太少了,失真了。当变成40 400 4000甚至4万人一块耍钱的时候,基本就会非常非常接近1:1了(不考虑保平者),总之,参与人数越大,越有意义,博弈结局越接近理论值。再加上,如果你们老师从中抽雇,一局抽一块钱呢?博弈的结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又是一个1赢2平7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