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简单分别介绍下什么是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先谢了。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一级价格歧视成为完全价格歧视,就是卖家知道买家愿意付多少钱,从而以此价钱将商品卖出,消费者剩余价值此时为0.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价格规定,因为此时价格不是一个常数,同时还取决于购买的数量.
三级价格歧视可以理解为,企业将其客户群分类,对不同种群的消费者给出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是买东西的话拿着学生证会便宜些,因为都是"穷"学生啦!
一级价格歧视在现实中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只是理论中的东西罢了。
一级价格歧视,也叫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完全价格歧视,意味着所有的消费者剩余都被厂商侵占了。
在现实中,一级价格歧视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向每个消费者所取一个不同的价格,通常是十分困难的,除非只有很少几个顾客。其次,厂商通常不知道各个顾客的保留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对相同的物品或服务确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价格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向需求弹性低的消费者索取较高的价格,向需求弹性高的消费者索取较低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常见的价格歧视,例如,优惠券之类的
还是不太明白“二级”和“三级”的区别。
“二级”是不是说先有一个“购买量”,然后企业根据这个“购买量”确定价格,就像批发和零售一样?
二级价格歧视----某些商品在给定的时间内,消费者会购买较多数量,但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需求是下降的。例如水,电等,每个消费者可能每月都要购买几百度电,但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他们的支付意愿是下降的,即第一个100度电可能对消费者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可以满足最低限度的日常使用,而在日常使用得到满足之后,再此用量之上的额外单位,对消费者的价值逐渐下降。
其实,二级价格歧视,也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随着商品边际效用的下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也在下降。比如第n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和第n+1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不一样的,比如消费者愿意为第n单位支付100,而只愿意为第n+1单位支付80,那么,如果,消费者要购买n+1单位商品,他只愿意支付180,(而不是200,因为商品是同质的,因为,如果厂商卖给不同的消费者它可以获得200的收入),这个时候厂商就以180出售了。
可能说的有点乱,但基本能看懂得
一级价格歧视,也叫完全价格歧视,指厂商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出售。此时消费着剩余为零
大谬矣!你到批发市场买小商品,就会遭遇一级价格歧视,或者一级价格差别。比如袜子,批发价每10双100元,即每双1元,但考虑以下情形:某甲只买1双,2元;某乙买了2双,每双1.8元。。。某X买了10双,每双1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 9:18:05编辑过]
Support the Leve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