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43 1
2020-07-21

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就是工业文明。作为大机器工业,它的特点就是可以作利润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转化成资本。广义的资本,包括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狭义的资本,就是指能为工厂带来直接利润的那部分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主要是固定资产。由于有折旧,固定资产不会消失,只会随着积累越来越多,因此社会财富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固定资产和社会总收入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要弄清这个关系,我们首先来关注两个指标,资本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资本利润率是利润和资本之比,剩余价值率是利润(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资本就是固定资产,所以资本利润率表达的是固定资产每年的递增幅度。可变资本表达的是劳动工资,所以剩余价值率表达的是每年的工资递增幅度。因为两者都是表达了增长的概念,所以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

当我们用剩余价值率表达增长的时候,剩余价值(利润)是我们劳动价值中没有花掉的部分,我们用这部分剩余价值投资,相当于用这部分剩余价值雇佣新的劳动力,它的劳动价值就会体现到第二年的劳动价值中去了,所以任何年份的劳动价值都等于前一年的劳动价值加上前一年的剩余价值。推理可知,未来任何一年的劳动价值就等于历年的剩余价值之和(即固定资产的存量价值),再加上第一年的劳动价值。因为经济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所以初始劳动价值相对很小,我们可以忽略掉,这样固定资产的存量价值就等于劳动价值。由于劳动价值等于第一部类劳动力价值和第二部类劳动力价值之和,这样,固定资产总值(资本)就等于总劳动力价值(可变资本)。因为我们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的推算,所以这个收入就是指每年的工资总收入(注:未经国家和股东的分配,亦未预提固定资产折旧)。此时,剩余价值率等于资本利润率。

这里要说明的是:首先,资本利润率中的利润积累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我们要换算成经济增长率,在这个期间的利润是不能利滚利的;其次,剩余价值率是指整体而言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是不同的。

固定资产存量价值等于每年的全社会总工资收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收入判断公式。今后我们就不用再去纠结自己的收入为什么那么低,也无需为自己的收入较高而沾沾自喜了!一个国家,到底是有钱没钱,我们不用看别的,就去看它有多少固定资产就好了。固定资产就是一个国家的家底,国家有多少的家底,它的老百姓就有多少的收入。要想富国强民,我们只要不断的积累固定资产就好了。

能够积累多少固定资产,往往不是我们主观意愿可以决定的,很多情况下,它取决于国家或者地区的传统分工,也受制于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硬实力。举例来说,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会是一个富裕国家吗?自然不会,因为农业生产几乎不可能积累固定资产。同样的道理,一个农业生产的大省也不会是一个富裕的大省。当然了,没有固定资产,不代表劳动者不能创造价值,只不过是这个原始劳动的价值很低,以至于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把它忽略掉。

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缺乏固定资产的积累,能不能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的实际收入水平呢?理论上讲,除了一些具有天然优势的旅游产业等,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第三产业和工业截然不同,它的固定资产就是各类房产为主,不能生产实物。之所以我们看到某些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缘于它们的背后,是当地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要依托于第二产业。只有整个社会固定资产的盘子变大了,各行各业才可以从中分一杯羹。

现在也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劳动力属于人力资本,工厂也可以进行人力投资,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这个说法,应该是成立的,只不过这个东西是广义上的资本,很可能是无形的资本,要看天赋,而不是看套路,经济学还真不一定能看得见。

根据国民经济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万亿,第二产业16.3万亿,第三产业37.5万亿。16.3÷99=16.46,剩余价值率为16.46%。另据资料,国内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100÷6=16.66,资本利润率为16.66%,两者完全相符。16.3亿是第二产业能够提供的剩余价值,6年后投资完全收回,共收回投资:16.3×6=97.8万亿,它意味着国内现有的固定资产的规模是97.8万亿,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相符,符合我们前面做出的结论:固定资产的存量价值等同全年的总工资收入(名义收入)。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第三产业的那部分算入固定资产呢?因为我们这个固定资产,专指工厂的固定资产。举例来说,普通老百姓,全年可支配收入3万,四口之家,就是12万,住的房子可能接近200万,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实际收入相距甚远,哪里会符合我们的结论呢?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在于房子是消费品,这个消费品是我们预支了一辈子的收入提前得到的:12×40=520万元,大体上相当于把一生积蓄的三分之一花在房子上。事实上,所有第三产业的投资,完全都来源于我们在第二产业实现的消费。比如说,我从建造商手里买下了房子,这个房子就是我的消费品,那么我再把房子用于出租或经营,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只不过是我们的感受会有所不同而已。不管我们对第三产业进行了多少投资,它的能力始终都是第二产业提供的。只有第二产业,才是我们的富国之本。只有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的总量,才能够真正决定国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7-23 11:23:07

我们整个社会的生产体系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我们叫重工业,按照马克思分类,叫第一部类生产;第二个层次,我们叫轻工业,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第二部类生产;此外,还有一个第三层次,这个东西,以往我们是忽视了,这个层次,就是第三产业。重工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自己生产自己,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生产出现的东西,只是我们生产其它东西的手段,不是我们最终需要的东西;轻工业其实就是利用重工业给我们提供的手段,生产消费品,按照这一分类方式,军火、武器、汽车、轮船都是第二产业,和传统的分类有一定区别;第三产业,其实就是把那些曾经分配给我们的消费品,进行再次使用,如果说汽车是消费品,但是你可以用它拉客,轮船是消费品,但是你可以用它搞旅游,房子也是消费品,但是你可以用它搞酒店。这里面谁才能决定经济发展呢?最基础的,就是一定要搞第一部类生产,那么这个东西,基本上是最慢的方式,新中国成立了,美国人卡脖子,你得一切从头来。中国搞开放,发展这么快,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中国越过这个阶段,你需要的任何设备,咱们都可以买,甚至于不一定等我们有钱了再买,只要你开放,自然有人跑来投资。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一定很穷,因为重工业首先得把自己复制出来,才能为轻工业提供生产条件。我们现在有底气和美国斗争,其实主要还是我们自己的第一部类已经足够强大了。那么第二部类,是绝对不能跳跃的,因为第二部类是我们真正需要产品,而且是最基本的产品,所有的实物产品都跳不过这个层次。没有人可以跳过第二层次,直接发展第三层次。如果第二层次还很幼稚,你就发展第三层次,等于大家连房子都住不起,你却要盖别墅。这个第二层次是一个非常关键层次,它既是能力层,也是需求层。我们看一个国家,看第一个层次没有用,因为这个世界在绝大多数领域,已经全球化了。看第三个层次,也没有用,你什么东西都没有,什么东西都生产不了,第三产业没有腿,站不起来!当然了,如果当地有旅游资源,算特殊情况。我们中国其实很奇怪,我们现在的第三产业,极度发达,规模至少是第二产业的两倍以上,那么有钱的地区,你第三产业发达,可以理解,第三产业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当地过于强大的第二产业,毕竟咱们有钱了!但是很奇怪的就是,我们东北这样的地区,第三产业也很发达,不管人口流失,房子还越盖越多,不管实体商业不景气,商业中心还越来越高级,地铁,购物中心,商业中心,公园,一样不能落下!东北有什么?就两头,一个头是第一部类,就是重工业;一个头就是第三产业;恰恰就是没有最关键的第二产业,就是没有自己的轻工业;如果再加上一个,就是农业,一点也不能挣钱的行业,所以这个地区要是能富,它就颠覆了经济学的常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