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97 9
2006-05-24
  中国央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附表:人民币贷款利率调整表 单位:%

调整前利率

调整后利率

其中:6个月

5.22

5.40

1年

5.58

5.85

1-3年(含)

5.76

6.03

3-5年(含)

5.85

6.12

5年以上

6.12

6.39

  按照央行说法,本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可以说,这次货币政策的出台,是早在人们预料之中的事情。

  通过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观察,中国经济热潮未退,比照以往有增无减,这个时候,作为当前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杀手锏,扬眉剑出鞘,也是情非得已。

  我的预计,这次加息,两个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抑制了广大百姓的基本的有效的需求,而对投资性需求无伤大雅;其二,彰显了人民币利率上升空间,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记得,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央曾经大张旗鼓的提出,扩大百姓消费需求,是今后中央经济政策的出发点,然而,此次央行政策的出台,再一次印证了国家政策出台的无序和杂乱。

  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为国际社会所诟病。中央的政策是英明的,央行的政策是可笑的。可是,这仅仅是央行的可笑吗?放眼全国,这样的前后不一的政策还少吗?

  可以说,中国的政出多门、前后矛盾、规章大于法规、法规大于法律,诸如此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正像我前面所说,央行也是情非得已。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有所为,无所不为。央行不该管的事,他也管,而该管的事,他却没有能力去管。就拿这次调息来说,本不是一刀切的事情,对于百姓的基本需求,本来刚刚勉强启动,偏偏此时一盆冷水,迎面扑来!而对于投资者们来说,0.27%的幅度堪称杯水车薪!周小川不知道这些道理吗?没有办法的,周小川已经成为了“囚徒”,囚徒困境中的囚徒!

  在这里,我指明一点,造成当前这种经济局面的罪魁祸首是三驾马车:地方政府、地方银行和民营企业,经济过热、结构失调甚至情大于法等等现象的出现都离不开他们的共谋。

  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法治,不加大法治建设力度,中国的市场经济恐怕要走不下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24 23:50:00
感觉关键还是在制度上完善 宏观调控有很多不可预测性 很多时候都是双刃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5 08:22:00

非常赞成你的观点。

在财政学上,有税负转嫁理论,在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时候,政府加税,税负会后转给消费者。我想,银行加息类同与此,加大了居民消费负担,而对生产者,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毫发无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6 05:25:00

同意三楼的朋友的看法

消费者碰上上调利率当然会抑制他们的消费,但是大量的被动需求(如拆迁造成)和主动需求(结婚等)摆在那里,利率上涨负担直接落在消费者头上,无可选择。。

再看投资方面

对于从市场渠道取得的投资和私人投资,其实利率上调还是有作用的。虽然幅度不大,至少释出了信号。

但对于其他渠道,如走行政渠道获得的投资资金,这些资金对利率根本就不敏感。也因此行政调控手段在我们国内还是有必要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7 02:07:00
央行将贷款利率提高0.27个百分点,何以见得会抑制消费了?又何以见得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7 02:55:00
路过,很久难得进来了,胡说两句。
个人倒是认为此次央行的举措是很聪明的,我们一方面面临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当然,开始逐渐逆转了),另一方面面临投资难以有效控制的困境(这个倒是体制上有原因,反正不是自己的钱,有名目才有机会,想起了彭帅的那句名言,呵呵),提高贷款利率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性信号,如果还不能控制盲目建设,不能节制十三大行业的过剩产能,继续将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放任自流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一旦潮水退去,庞大的过剩项目就会象沙滩上的鱼一样被晾干,这是缺乏效率的极度浪费,看看焦碳,看看稀土,为什么资源在我们手中却自己没有定价权,被人操纵,为什么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国又对购买别人的资源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盲目建设,产业集中度过低是一大原因?
此次并没有上调存款利息,为了维持利差,为了保住汇率的逐步升值,存款利率暂时还是不能大动,美国的通账仍然是问题,而中性利率空间难以把握,一方面通胀风险有所上升,而一方面房屋销售价格走软,伯南克自己也是顾此失彼,言语错乱被各方指责,以前宣称的不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的信条也开始动摇(见前日公开发言),利率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得新任主席面临考验难保不出点昏招,相对中国而言,后发制人跟随策略更加主动。
这个方向给的很好,现任fed主席不是说要做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形成合理预期么?这个可是高招,效率就是生产力,而弯弓盘箭比百步穿杨效率高。
个人才疏学浅,欢迎砍砖指教,最近论坛难得进来,有意开战者请email: zhuyizhu@126.com 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