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年七月开始放映的《茶馆》,陈宝国是老熟人了,就不说了。常四爷演得好!惭愧到现在才知道周里京,真是相见恨晚。周里京是我国著名的演员,虽然今年已经55岁了,但是看起来还是这么英俊潇洒,富有阳刚之气。
常四爷是一个具有侠骨豪情的“旗人”。他性格耿直,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虽然落幕之前悲愤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但这里面还是有一种不屈。常四爷是老舍喜欢的形象,也是老舍颇为得意的塑造。周先生的扮相很好,有四爷的京城爷们相,透着真,也透着牛,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辈子不低头的骨气。特别是提笼驾鸟的那一转,洒脱、精神头上也很够味。台词很好听,形象气质就是四爷。特别回看了一下老版的《茶馆》,感觉跟郑榕老先生的常四爷完全不同啦,甩开了前辈的套路演的,很有新意,周版的常四爷人物内心更细化,更有谋略。
这是我看茶馆最大的收获。可能是现在硬骨头太少了的缘故,“爷们”风格的人近乎绝迹。
1983年,周里京因出演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一举成名,获得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此后,《人生》中敦厚隐忍的高加林、《新星》中刚正不阿的李向南以及《炮兵少校》中英武逼人的军官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角色塑造,使得周里京成为当年演艺圈的“一哥”。20多年后,当周里京出现在《希望》首映式上时,他给人的感觉从当年的潇洒、冷峻变为了现在的成熟。谈到希望工程的现状时,年过五十的周里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度哽咽,并大声疾呼社会要关心那些失学的孩子。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钱学格对周里京有一句评价“他很正直,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周里京一度有“中国的高仓健”之誉,这一点我看出来些合理性。《千里走单骑》中的高仓健厚重,坚毅,《追捕》里的高仓健阳刚,果敢,和周里京是何其相似。给人一种沧桑感和成熟,又夹杂着一丝忧郁和柔情,堪称阳刚中不失儒雅之风,火爆处更添悲壮之情。而这一切都是男子汉的标准品质,怎不让人欣赏?而现实生活中的周里京先生,周里京教授又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表演艺术家和老师。他不是精通名利场规则的人,所以失去很多的机会,更何况也未必在乎,他那种清风傲骨没必要去那受罪,只要让他拍戏他就知足了。一个演员能在戏里戏外演绎一样的性格,的确让人敬佩。
在中国对演员,有“过气”一说。在我看来能够列入“过气”的都是不错的演员,他们演话剧出身,积淀了大量的演艺经验,但在一个商业化的新时代,大众需求发生变化,加上要推陈出新,他们让出了自己的舞台。而这不是“过气”,而是潮流。而他们仍然不懈的努力着,为了文艺事业,虽然有时只是在一部戏里面充当配角,却也会让观众眼前一亮,有似是故人来之感,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无疑,周里京这次的出演,就让中年观众过足了瘾,怀恋呀!呵呵······
常四爷和周里京,戏里与戏外,艺术与人生,真是让我过足了“爷们”的瘾。而后又不得不说几句:常四爷少了,我们的社会动力不足;周里京的反面多了,我们的社会群魔乱舞。于是“小人物”无聊,“大人物”恶搞,社会就真的坏了!尤其是在温室里,什么都不是东西,什么都看不出状况,混沌呀,粉饰吧,早有一天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