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6353 103
2006-05-24

学过经济学的人我想对这两本书都不会陌生,

这或许体会了中美教育制度或者中美对教育的看法差别

中国的“大师”把一些本来很浅易的经济学原理居然改成了一本

高深莫测“数学”书,这也难怪中国学生会做题不会应用了,再说

这也体会了中国中的所谓“高等教育”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起的

因为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所需要的先修知识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只有那些受过系统教育的人才有),难道这不能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是

针对某一个群体的吗?如果是从一般人的知识出发点,我想大师是写不出这样的

书的,我做为高校学生我尚且觉得那本书就是在折磨人,何况那些想学经济知识而

没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24 22:18:00
如果从入门角度而言,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比较适合。而且高鸿业的书有些部分逻辑很成问题。而且有些附加的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文字简直是有失水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5 13:54:00

我没看过高老的书,真的很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5 14:00:00

也没有必要批判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它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的定位就是不一样。《西方经济学》作为一本大学教材,目标读者就是在校大学生,并且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显然,某些方面会更理论化一点,用一些数学工具更好更直观的的描述经济规律,但作为中国人写的中国大学教材必然缺少美国的一些实例,又不敢直接举或者没得举中国的实例,也就只能相对枯燥了。为了政治的需要,每一章都批判一下西方经济学,挺搞笑的;另外似乎有一些逻辑混乱的地方,读后总觉得有些地方无法一气呵成。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却不同,这是一本比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更加简单的自学材料,我觉得就是学习经济学的最佳入门书籍。但是,《经济学原理》有些部分由于故意避开了数学知识,因此显得逻辑性不是很好——不是说有错误,而且叙述性的语言表达有些东西让人觉得有一些突兀。

我最近复习加自学西方经济学,就恰恰用这两本书,觉得先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此后学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效果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5 17:06:00

建议初学者看一下阿尔钦的《大学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5 17:39:00
以下是引用chase_dream在2006-5-25 14:00:00的发言:

也没有必要批判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它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的定位就是不一样。《西方经济学》作为一本大学教材,目标读者就是在校大学生,并且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显然,某些方面会更理论化一点,用一些数学工具更好更直观的的描述经济规律,但作为中国人写的中国大学教材必然缺少美国的一些实例,又不敢直接举或者没得举中国的实例,也就只能相对枯燥了。为了政治的需要,每一章都批判一下西方经济学,挺搞笑的;另外似乎有一些逻辑混乱的地方,读后总觉得有些地方无法一气呵成。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却不同,这是一本比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更加简单的自学材料,我觉得就是学习经济学的最佳入门书籍。但是,《经济学原理》有些部分由于故意避开了数学知识,因此显得逻辑性不是很好——不是说有错误,而且叙述性的语言表达有些东西让人觉得有一些突兀。

我最近复习加自学西方经济学,就恰恰用这两本书,觉得先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此后学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效果很好。


我觉得高老的书写非常好!是你们太苛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