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945 31
2004-07-26
华和尚且慢念西经
此“华和尚”非“花和尚”鲁智深,乃地球村中国人也。
  华和尚就应该念华经而不能念西经?当然不是,念什么经都行,只要是正经,但是不能念歪经。有人“难得正经”,就只好去念歪经,情有可原,谁让正经难得呢?
  《交换理论》就是交易理论,交易——易,理论——经,可简称“易经”,易经就是华经。易经是否正经,且不能自卖自夸,要大家评判。前几帖说道破还是立的话题,现在就放下易经不提,再论论“破”的事儿。
  早些帖子对西经的需求理论狂轰乱炸一通,除了听到些泛泛而论的不同意之外,并未见实质性的批驳,比如价格到底是否为存量?存量和流量到底能否构成二元函数关系?需求曲线是否就是等供给量曲线以及供给曲线是否就是等需求量曲线?为何需求量和价格无关是论证它们有关的先决条件?为何边际效用和效用使用同一个量纲?为何只要一求导就能得出最大值?等等等等,都没有人具体回复。唯有老好先生愤而发誓寻找一个来自实际的需求表,可至今不见踪迹,想必那需求表在需求曲线创立至今的一百多年都一直虚构,寻找起来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且慢慢等待。但愿好先生不会是真的对俺抱“不可救药”态度,一去不复返了。
  话归“破”题。
  起先的帖子“西方经济学家都是左派?”的回应最不理想,刚刚贴上就烟消云散、石沉大海了。其实,是俺没有说透问题,让大家感觉这可能不是什么事儿,不值一提。其实,这个“只能向左”的问题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直指西经的老根——需求理论的。俺倒是觉得它不真是个事儿,因为错在根上,由此引出的问题都是必然出现的内部逻辑矛盾的表现罢了。
  供给曲线的代数表示式Qs=-δ+γP为何要采用一个负截距?俺说,这就是西经伪科学手法的表现,如果不规定δ为正数,均衡价格的表示式就会导致出现无穷多的负的均衡价格,为了隐瞒这个事实,就预先限定δ为正数而不能为负,连0都不可以,即只能向左而不能向右,如此就给出一个总是正值的均衡价格。而这个“δ为正数”并不是由供给量和价格同向变化的供给定律给出的,而是人为的。
  在经过这个荒谬的数学滥用之后,让不动脑子的读者迷迷糊糊接受了供给曲线之后,在供给曲线的合理性称为默认之后,西经就不担心了,反正你已经相信了,所以后续的展开也就放心大胆了,大胆到可以将原来用来隐瞒导致自己理论不能成立的条件再弃置不顾。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弹性理论。
  你可以在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看到关于“供给量的价格弹性”的描述。其中就有多种情况:富有弹性、单位弹性和缺乏弹性。
  假如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供给曲线只能向左移动的条件,我们就知道,根据弹性的几何表示法,所有(基于直线型的供给曲线)的供给的价格弹性都是e>1的,绝无例外。而所谓的e=1和e<1因为δ为正数是不会出现的,出现了,就意味着δ为正数的条件不成立,意味着供给曲线可以向右移动越过原点了。
  当然,西经自己是绝对不提“左派”这档子事儿的,而是在“悄悄地干活”。许多教材在首次提到供给曲线时都闭口不谈为何要让δ为正数,但是到后边就会出现许多δ为负数的图形来。这档子不光彩的事儿是被俺拎出来的。当俺讲给某教授听时,他半天不做声,连个可能有问题的评语都讲不出。其实俺也不需要什么人肯定,这种只用到中学数学的事儿俺是有充分的自信的。
  曲线的弧弹性和点弹性问题是一个数学性问题,作为纯数学,弹性的正负都是允许和有几何意义的,但是当我们看到西经在谈论需求的价格弹性时有意在式子前加一个负号时,我们就明显感到一种数学滥用和欺骗的味道,因为这样做就是假定需求曲线是负斜率是一定成立的和不可动摇的。
  需求曲线的理论是西经的命根子,西经改来改去,唯独需求定律不改。弹性理论在西经上的滥用导致西经的供求弹性理论也是垃圾一摊,当然这个垃圾是由于其基础“需求理论”的垃圾决定的,只不过暴露出了内部逻辑矛盾。
  华和尚要念西经,起码考虑一下这西经是否能够站得住脚,不要只要来自西边就是好经,闭目晃脑地跟着就念将其来。如果感觉上西经就是正经,现在有人提出刁难了,也要为这个正经做点正经的事儿:把以上对需求理论的置疑通通驳倒。
  到时候,俺发誓:跟着念西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7-26 12:16:00
补充一点 这帖子写得有点两头大中间小,像一个美女的身材。不过中间部分十分重要,太细了不行,撑不起来分量。

对于供给的价格弹性,我们将供给曲线公式带入点弹性公式就可以了: 得到:e=γP/Q=1+δ/Q,因为δ、Q恒为正数,所以e=1+δ/Q>1永远成立,也就是说,对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不存在单位弹性和缺乏弹性之说。 现在,要么让δ可正可负,对付一大堆负价格问题,要么承认对供给的价格弹性的认识是错误的。

但是,我敢打赌,西经的拥护者,宁愿承认供给的价格谈性理论是错误的,也不会承认供求函数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6 17:15:00

承认供给曲线一定有价格弹性又有怎样?好像不会和现成的其他理论发生冲突吧。

看这一段:“曲线的弧弹性和点弹性问题是一个数学性问题,作为纯数学,弹性的正负都是允许和有几何意义的,但是当我们看到西经在谈论需求的价格弹性时有意在式子前加一个负号时,我们就明显感到一种数学滥用和欺骗的味道,因为这样做就是假定需求曲线是负斜率是一定成立的和不可动摇的。”

如果经济学就是推导和承认纯数学的结论这样简单,就不是经济学了!就恰好落入那些以泛数学化来给经济学扣帽子的人的陷阱了!需求曲线的负斜率,是来自现实世界,是对人类行为的经验总结,这是经济学的真正任务,能数学所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6 23:51:00
小师太:如果正确的应用数学,结论与实际一定相符,不相符时,一定是应用有问题,或“经验总结”有问题。 否则就是数学有问题,或实际有问题。可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6 23:51:00
小师太:问题不是弹性不弹性,弹性问题是衍生出来的。根本在于需求曲线不存在。 你说需求曲线来自现实世界,可是,为何没有来自现实的需求表?

西方经济学就是建立在不存在的需求曲线之上的,这个问题关系到它的整个体系是否成立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7 09:09:00

1、数学不会错,现实也不会错。但是用数学刻画现实就有可能错喽。“经济学滥用数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2、首先,没有需求表跟没有需求曲线是一回事,所以你陈述矛盾的方式本身逻辑就有问题;其次,为什么没有“来自现实的需求表”呢?经济学家所做的估计需求曲线的工作,你觉得有什么问题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