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份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图册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撰写日期:2010年10月14日
Ptf文件
阅读全文:
23页 | 809KB
中国:二季度以来的库存调整小周期可能已结束
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海外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双重负面影响,中国经济从二季度以来出现库存调整的小周期,工业增加值快速下滑。从最新的PMI等数据看,这一轮库存调整小周期可能已结束,经济从快速下滑中企稳。通胀压力仍在,虽然通胀可能在三季度见年内高点后开始回落,但通胀的威胁将持续到2011年。到年底前,宏观政策的取向以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主,唯一可能变化的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区间。
美国:中期选举在即 定量宽松如箭在弦
中期选举在即,美国就业和房地产市场仍然不见起色,领先指标继续下行,IMF亦大幅下调了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奥巴马ZF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除了进一步逼迫人民币升值之外,国内政策的剩余空间已经不多。市场普遍期待联储于11月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贬值趋势短期内继续强化。受息差和投资回报率差异的影响,由此产生的过剩资金将继续涌向新兴市场,加剧外围的资产泡沫和通胀。
欧洲:债务担忧重燃 政策力保金融稳定
9月份欧盟边缘国家的坏消息接连不断,令主权国家债务担忧重燃:爱尔兰经济在一季度摆脱衰退后,二季度再次陷入萎缩,下降1.2%;基于恶化的公共财政状况和缓慢的经济增长,西班牙评级被穆迪下调至Aa1;希腊爆出运用掉期隐瞒债务;此外,爱尔兰称最坏情况下可能需要500亿欧元拯救银行业,高于ZF承诺的330亿欧元,添加了ZF削减赤字的难度。在市场对偿债能力担忧的影响下,爱尔兰、葡萄牙信用掉期一度升至纪录最高。为稳定金融市场,欧洲央行近期提高国债购买量,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国家方面,希腊重组内阁,葡萄牙,西班牙陆续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以增强市场对国家偿债能力的信心。市场担忧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虽然欧洲债务问题短期内仍然可控,但值得注意的是,节衣缩食的削赤政策遇到的阻力日益增加,罢工潮席卷欧洲,经济下滑和巩固财政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未来欧洲经济复苏最大的隐忧。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