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0-25 19:17:17
——“我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双方争论到今天都应该明白了,都说商品有价值又都不能把这个价值实际地量化说明了什麽?,只能说明各自的价值说是无的放矢,商品价值说本身是徒劳的,到头来只能是猴子捞月(商品价值)一场空。”




差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而马克思经济学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西方经济学不需要以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很多西经教材根本不谈边际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5 22:21:39
hj58 发表于 2010-10-25 19:17
——“我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双方争论到今天都应该明白了,都说商品有价值又都不能把这个价值实际地量化说明了什麽?,只能说明各自的价值说是无的放矢,商品价值说本身是徒劳的,到头来只能是猴子捞月(商品价值)一场空。”


差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而马克思经济学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西方经济学不需要以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很多西经教材根本不谈边际效用。
马克思主义很宏大,他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只是一门经济专业学术。

——“但西方经济学不需要以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很多西经教材根本不谈边际效用。”

所以我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无意中送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份秋波(我的意思是马克思等于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理性),西方经济学却没看上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08:34:24
hj58 发表于 2010-10-25 19:15
——“那是在一个确定了边界和时间的市场内,而这样一个确定了边界和时间的市场,永远是无法复制的,股市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哈哈!你为什么要以股市为例呢?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股市吗?你为什么不随便选个普通商品例如牙签、电视机、汽车之类的来举例呢?
你的意思是不是普通商品的供求曲线就是可以测量的呢?
为什么马克思经济学被人看不起?一个原因就是捍卫者们对马经采取最宽容的态度,但对其它经济学理论却采取最严苛的态度。
“那是在一个确定了边界和时间的市场内”,每组供求曲线当然是指确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市场,只是不直接写在曲线旁边罢了。
股市只是一个典型例子,牙签、电视机、汽车等其他任何一种普通商品都是如此。
以牙签为例,你能够调查和统计出全世界所有市场上牙签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包括地摊上质量最次的牙签和商店里最高档的金属剔牙器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吗?你能调查和统计出有史以来所有牙签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吗?如果不能,那么,在确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市场调查和统计所得到的牙签的供求曲线能够复制于所有的市场和所有的时间吗?如果不能,你又何以说根据牙签的价格能够精确地测量出牙签的供求数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08:51:27
hj58 发表于 2010-10-25 19:15
为什么马克思经济学被人看不起?一个原因就是捍卫者们对马经采取最宽容的态度,但对其它经济学理论却采取最严苛的态度。
我从来没有要求西经精确地测量和计算出商品的价格与供求数量的关系,(凡是有有关测量常识和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所看到的却是有人要求马经精确地测量和计算出复杂劳动对简单劳动的倍数关系、精确地测量和计算出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到的是当我指出对商品价格与供求数量关系的测量只能在一个确定了边界和时间的市场内进行时,更被指责为“对马经采取最宽容的态度,但对其它经济学理论却采取最严苛的态度”,这种倒打一耙的做法有谁能够看得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10:20:42
马克思一生都在追求那些能够令人确信无疑的东西,能够量化并能够使用量化分析工具的东西.如果马克思的研究领域是非生命界(物理),这样的思路也许没有问题.但很可惜,马克思居然要用这样的思路去研究生命领域(事理).其结局如何是可想而知的.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知,马克思区别人与动物已经相当勉强,要区别生命与非生命就更是谈不上.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知道研究生命界(事理)应该运用与量化分析不同的另一种工具,也就是质化分析工具呢? 其实这种工具至今不成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20:45:33
——“以牙签为例,你能够调查和统计出全世界所有市场上牙签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包括地摊上质量最次的牙签和商店里最高档的金属剔牙器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吗?你能调查和统计出有史以来所有牙签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吗?如果不能,那么,在确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市场调查和统计所得到的牙签的供求曲线能够复制于所有的市场和所有的时间吗?如果不能,你又何以说根据牙签的价格能够精确地测量出牙签的供求数量呢?”



哈哈,还说对西经不苛求。

我要知道上海市场的牙签供求曲线,有什么必要去统计“全世界所有市场上牙签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

“包括地摊上质量最次的牙签和商店里最高档的金属剔牙器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你说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供求曲线。每组供求曲线只是一种商品的供求情况。“质量最次的牙签”和“最高档的金属剔牙器”根本不是一种商品,根本不应该画在一组供求曲线中。

我只需要知道本月的牙签供求情况,我有必要了解“有史以来所有牙签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吗?

“你又何以说根据牙签的价格能够精确地测量出牙签的供求数量呢?”西经根本不是根据牙签的价格去了解牙签的供求数量,恰恰相反,是根据供求情况判断牙签的大致价格范围。

另一方面,你忘记了,我不必把一个市场上的每个人对牙签的需求、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意愿都去问清楚,然后相加,我可以进行抽样调查。例如电视节目收视率就是通过抽样调查,了解整个地区该电视节目的收视情况的。

西经的测量,也许不是很精确,但是可以测量,至少有测量的思路。

劳动价值有办法测量吗?你问我“精确测量的基础条件是什么”,我为什么叫你先不要谈“精确测量”,而是先谈“测量”?

我知道你在偷换概念,想把争论焦点引到“精确”上去,但现在的问题是“测量”。劳动价值有测量的思路吗?不要说精确测量,连最粗略的测量都做不到。

异种劳动的换算如何进行?有思路吗?连马克思都只能和稀泥,说什么“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资本论》,第58页)这哪里是在“简便”,而是完全彻底的恶搞,使劳动价值论彻底丧失了科学性。

连马克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看你也解决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08:22:01
126# hj58

“西经根本不是根据牙签的价格去了解牙签的供求数量,恰恰相反,是根据供求情况判断牙签的大致价格范围。”

根据供求情况就能判断价格的大致范围吗?
假设我经过调查知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牙签的供应量是10万包,需求量也恰好是10万包,那么请你告诉我,此时牙签价格的大致范围是多少?
再假设,我经过调查,知道该地区某品牌某型号的电视机的供应和需求量恰好都是1000台,某品牌某款式乘用车的供应和需求量恰好都是100辆,那么你能判断一下这种电视机和这种乘用车的大致价格范围吗?
上面这些问题应当不算苛求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09:10:11
126# hj58

“西经的测量,也许不是很精确,但是可以测量,至少有测量的思路。”

你早讲不要求精确测量和计算,只要求测量的思路不就可以了吗。如果这样的话,劳动价值论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由于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不只是经济活动的现象,而是经济活动的必然规律,因此,它的测量必须通过多次调查、从中找到趋势性的东西才能接近于完成。
以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为例,假设市场上有两种产品,从生产的角度讲,两者消耗的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时间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如果经过市场调查,发现两者的价格最终在某一个比例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那么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的比例就可以被看成是复杂劳动相对于简单劳动的倍数。
但在实际上,由于影响具体的商品价格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两种商品在价格比例上保持相对稳定,并非都是由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所引起;再加上劳动的复杂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生产工具或原材料的变化也许会使原来的复杂劳动变得不那么复杂,等等。因此,尽管劳动价值论可以提供测量劳动复杂程度的思路,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按照这一思路去完成对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精确测量和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0:01:14
126# hj58

“‘包括地摊上质量最次的牙签和商店里最高档的金属剔牙器的成交价格和供求数量’,你说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供求曲线。每组供求曲线只是一种商品的供求情况。‘质量最次的牙签’和‘最高档的金属剔牙器’根本不是一种商品,根本不应该画在一组供求曲线中。”

你不要把市场的边界仅仅理解成地理位置的的边界,它实际上还包括不同商品之间的边界。甚至在同一个商场中,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商品(比如尿布和啤酒),也可以因为摆放距离的远近而改变它们的需求数量。
最高档金属剔牙器当然不是牙签,当然不应该画在牙签的供求曲线中。但是,如果牙签价格不变,而最高档金属剔牙器的价格发生变化,或者仅仅因为其摆放位置的变化,就会使原来愿意购买牙签或不愿意购买牙签的人改变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画出的牙签的供求曲线难道还能适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0:33:36
西方经济学不是把价格和价值当做一回事,而是掩盖了价值。价值毕竟是凝结了人的劳动的结晶,而价格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0:59:46
——“但是,如果牙签价格不变,而最高档金属剔牙器的价格发生变化,或者仅仅因为其摆放位置的变化,就会使原来愿意购买牙签或不愿意购买牙签的人改变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画出的牙签的供求曲线难道还能适用吗?”






我在测量预期供求量时,被测量者已经受到相关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我的调查的回答,已经包含了这些因素对他们的供求量的影响。

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因素发生“变化”,牙签的供求曲线当然也会发生变化。那我可以再测量新的供求曲线,获得新的均衡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00:03
——“由于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不只是经济活动的现象,而是经济活动的必然规律,因此,它的测量必须通过多次调查、从中找到趋势性的东西才能接近于完成。以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为例,假设市场上有两种产品,从生产的角度讲,两者消耗的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时间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如果经过市场调查,发现两者的价格最终在某一个比例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那么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的比例就可以被看成是复杂劳动相对于简单劳动的倍数。”



错误。

你忘记了马克思的观点“价格未必等于价值”、“价格会围绕价值波动”吗?再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也只是一种猜想,一种对价格不和价值成比例的解释,你怎么反而根据它去测量异种劳动的换算系数呢?

第二,商品价格扣除生产资料的成本之后,是劳动者的工资,但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工资不等于其创造的价值。你怎么能够根据工资去推算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呢?

第三,“消耗的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时间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的“两种商品”,能够找到这两种商品,就能够算出其劳动价值吗?“物以稀为贵”是客观事实,你怎么知道“稀”对商品价格的贡献是多少?

也许你会说,考察时间足够长,可以使价格波动因素相互抵消掉,但很多东西的稀缺程度时越来越大的,例如土地、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成立。

不是说到“思路”就以为可以空想的,要有可操作性,按照这个思路要能够真实地测量出东西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00:48
——“但在实际上,由于影响具体的商品价格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两种商品在价格比例上保持相对稳定,并非都是由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所引起;再加上劳动的复杂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生产工具或原材料的变化也许会使原来的复杂劳动变得不那么复杂,等等。因此,尽管劳动价值论可以提供测量劳动复杂程度的思路,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按照这一思路去完成对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精确测量和计算。”






那你前面说的都是废话,我叫你拿出思路,归根结底是要按照这个思路测量出结果来的,你这种“思路”有什么用?按照你对“思路”的这种理解,什么事情不能提出“思路”?

人类登上太阳,完全可以!只要我们能够研究出抗超超高温的金属,做成飞船,隔热效果无穷大的织物,做成衣服,给宇航员穿,就能够登上太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03:50
——“你早讲不要求精确测量和计算,只要求测量的思路不就可以了吗。如果这样的话,劳动价值论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早就叫你不要谈“精确测量”,而是谈“测量”。

你闹了半天“思路”,结论却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按照这一思路去完成对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精确测量和计算”,你难道不觉得不好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05:13
——“根据供求情况就能判断价格的大致范围吗?假设我经过调查知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牙签的供应量是10万包,需求量也恰好是10万包,那么请你告诉我,此时牙签价格的大致范围是多少?再假设,我经过调查,知道该地区某品牌某型号的电视机的供应和需求量恰好都是1000台,某品牌某款式乘用车的供应和需求量恰好都是100辆,那么你能判断一下这种电视机和这种乘用车的大致价格范围吗?上面这些问题应当不算苛求吧!”




看来你根本不了解西经的内容。我说的“供求情况”就是供求曲线。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

你只给两个供求量的数据,只有两个点,不是供求曲线,当然无法确定均衡价格。

测绘供求曲线的方法是:调查在不同的假设价格下,供需双方的预期供需量,然后画出曲线。由于预期需求量和实际需求量可能有误差,所以预期均衡价格和实际均衡价格可能有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13:32
wzwswswz 发表于 2010-10-27 09:10
126# hj58

“西经的测量,也许不是很精确,但是可以测量,至少有测量的思路。”

你早讲不要求精确测量和计算,只要求测量的思路不就可以了吗。如果这样的话,劳动价值论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由于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不只是经济活动的现象,而是经济活动的必然规律,因此,它的测量必须通过多次调查、从中找到趋势性的东西才能接近于完成。
以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为例,假设市场上有两种产品,从生产的角度讲,两者消耗的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时间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如果经过市场调查,发现两者的价格最终在某一个比例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那么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的比例就可以被看成是复杂劳动相对于简单劳动的倍数。
但在实际上,由于影响具体的商品价格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两种商品在价格比例上保持相对稳定,并非都是由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所引起;再加上劳动的复杂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生产工具或原材料的变化也许会使原来的复杂劳动变得不那么复杂,等等。因此,尽管劳动价值论可以提供测量劳动复杂程度的思路,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按照这一思路去完成对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精确测量和计算。
“但在实际上,由于影响具体的商品价格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两种商品在价格比例上保持相对稳定,并非都是由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所引起;”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影响具体的商品价格的因素固然非常多,但是要看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麽,我们一向都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看成是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的经济,生产要素的配置是自然,价格的形成是自然,似乎我们只要找到其中的自然规律,然后进行逻辑和数学计算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天真和错误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追求高额价值回报的买卖双方即供求间相互搏杀的经济,其主要手段和工具就是价格。通过掌控价格来获取利润。用什麽手段在掌控价格,那就是在初期市场(消费品市场)上用供给,在发达市场(期货和股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种手段兼用。还可以制造新的供求,即开发新市场扩大国内和在海外争夺市场来达到控制价格获取利润的目的。所以想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找到价格与价值的契合点那真是天方夜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15:44
——“任何人都不可能按照这一思路去完成对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精确测量和计算”



拜托你不要老是挂着个“精确”好不好?你是不是想造成一个假象——“劳动价值虽然不能精确测量,但还是能够测量的”?

伟大的马克思如果要靠这种小伎俩来捍卫,也真是雷死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27:29
黄老怪近来大概是有点上火吧,把自己的那点小孩子的玩意(而且是十分错误的玩意儿)不停的拿出来卖弄,不管别的分析,不管别人的反问,只顾自己大量的发贴,在这一点上还真没有人能超过黄老怪。

不过,一切还是要回到基础上来,我提出的你那个《资本异论》里的问题你怎么不回答呢?所以,我再提问一下:你的那个交换不是为了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到底怎么解释呢?反正我已经证明了你的这个可爱的发现不过是废话而已,都节约也就是都不节约,你不可以使一端静止,使另一端运动来说明这个问题呀。

而且,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问题,我看这里有几个人已经弄得十分明白了,只有象黄老怪此类的人脑袋才顽固不化,拿自己那个聪明的脑袋来使劲的推理复杂劳动怎么样变成简单劳动的问题,可是,你要明白的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甚至当你不这样想的时候,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交换已经完成了,而且每天还在重复着,并且不断的转变着。

另外,关于这个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确实不算什么问题,所以马克思根本没有必要为这个小问题研究得过多,但是马克思有时还顺便指出过,比如《资本论》223——224页,但是这正如马克思批评效用论一样,效用根本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不是商品在交换关系上的对立,因此,根本就和价值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根本用不着多费心思,不过黄老怪们没有找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16:21
——“另外,关于这个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确实不算什么问题,所以马克思根本没有必要为这个小问题研究得过多,但是马克思有时还顺便指出过,比如《资本论》223——224页,但是这正如马克思批评效用论一样,效用根本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不是商品在交换关系上的对立,因此,根本就和价值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根本用不着多费心思,不过黄老怪们没有找出来。”




“关于这个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确实不算什么问题,所以马克思根本没有必要为这个小问题研究得过多”,研究不出来就说这是小问题,没有必要研究,你真是太牛了。

“但是这正如马克思批评效用论一样,效用根本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不是商品在交换关系上的对立,因此,根本就和价值没有一点关系”。原来你一点也不懂马克思经济学。复杂劳动问题根本不是效用的问题,而是劳动量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16:39
——“而且,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问题,我看这里有几个人已经弄得十分明白了,只有象黄老怪此类的人脑袋才顽固不化,拿自己那个聪明的脑袋来使劲的推理复杂劳动怎么样变成简单劳动的问题,可是,你要明白的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甚至当你不这样想的时候,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交换已经完成了,而且每天还在重复着,并且不断的转变着。”




那请你说说是复杂劳动是怎么换算成简单劳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16:59
——“不过,一切还是要回到基础上来,我提出的你那个《资本异论》里的问题你怎么不回答呢?所以,我再提问一下:你的那个交换不是为了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到底怎么解释呢?反正我已经证明了你的这个可爱的发现不过是废话而已,都节约也就是都不节约,你不可以使一端静止,使另一端运动来说明这个问题呀。”



你的提问帖的地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25:29
hj58 发表于 2010-10-27 11:05
看来你根本不了解西经的内容。我说的“供求情况”就是供求曲线。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

你只给两个供求量的数据,只有两个点,不是供求曲线,当然无法确定均衡价格。

测绘供求曲线的方法是:调查在不同的假设价格下,供需双方的预期供需量,然后画出曲线。由于预期需求量和实际需求量可能有误差,所以预期均衡价格和实际均衡价格可能有差异。
不是我不了解供求曲线,而是供求曲线本身就已经把价格包括在内了,也就是你所说的假设价格。但是这个假设价格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不会又是供求情况吧?因此,西经到底是根据价格来预期供求量呢,还是根据供求量来预期价格?完全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概念游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33:18
“商品价格扣除生产资料的成本之后,是劳动者的工资,但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工资不等于其创造的价值。你怎么能够根据工资去推算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呢?”

你不是研究过《资本论》吗?你不知道商品价格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剩下的是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只是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再加上资本的利润才是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55:26
——“你不是研究过《资本论》吗?你不知道商品价格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剩下的是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只是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再加上资本的利润才是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




那是你自己没有说清楚。我以为你讲的“生产资料成本”包含资本的利息和利润。

你再解释也没有用了,你自己也承认,根据你的“思路”还是测量不出劳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56:05
——“不是我不了解供求曲线,而是供求曲线本身就已经把价格包括在内了,也就是你所说的假设价格。但是这个假设价格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不会又是供求情况吧?因此,西经到底是根据价格来预期供求量呢,还是根据供求量来预期价格?完全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概念游戏!”



唉,既不懂马克思经济学,也不懂西方经济学,却忙乎着要捍卫马克思经济学、批判西方经济学。

假设价格,不需要依据,假设价格也不是均衡价格。

例如:调查生产者:假设市场价格为一元,你愿意生产几台某规格电视机?回答多半是 0 台。

再问:价格是两千元时,愿意生产几台,也许是五万台。

再问:价格为一万元呢?回答是:一百万台。

于是得到供应曲线(如果有多个生产者,就把数字加起来,再画曲线)。

调查购买者(代表普通的家庭的抽样者):假设市场价格为一元,你愿意买几台电视机?回答也许是 500 台。

再问:价格是两千元时,愿意买几台?也许是两台。

再问:价格为一万元呢?回答也许是:0 台。

乘以该地家庭总数,于是得到总需求量,然后能够画出需求曲线。

这些“假设价格”是怎么来的?很简单,随便你假设。我的例子只假设了三个价格进行调查,你可以假设二十、一百个、五百个,显然假设价格越多,曲线越光滑,但调查花费的精力也越多。

这些假设价格和均衡价格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均衡价格只和供求曲线的形状有关系。

供求关系的形状和假设价格有什么关系?除了折点位置和光滑程度会有差异,大致的形状不会有差异。

因此,假设价格和均衡价格毫无关系,不存在“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6:56:14
第三,“消耗的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时间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的“两种商品”,能够找到这两种商品,就能够算出其劳动价值吗?“物以稀为贵”是客观事实,你怎么知道“稀”对商品价格的贡献是多少?
也许你会说,考察时间足够长,可以使价格波动因素相互抵消掉,但很多东西的稀缺程度时越来越大的,例如土地、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成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37081&page=14

和西经一样,只要把测量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有着相对确定边界的市场内,就可以完成相对近似的价值测量。
首先,由于竞争的作用,商品的平均价格最终会趋向于某种稳定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意味着供求是基本平衡的,也意味着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趋向于相对静止。这样一种平衡状态的平均价格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商品的价值。
其次,不管有些生产要素如何稀缺,生产资料的成本总是可测的,生产每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也是可测的,用商品的平均价格减去生产资料的成本,剩余的就是在劳动时间内新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8:37:32
——“用商品的平均价格减去生产资料的成本,剩余的就是在劳动时间内新创造的价值。”




你这是在循环论证。

你这种计算方法,前提是剩余价值理论能够成立。剩余价值理论需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测量劳动价值是为了验证劳动价值论。

但是你在测量劳动价值时,却又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依据。

所以,你这种方法连“思路”都谈不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8:38:19
或者说,是个错误的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23:00:25
145# hj58

这个地方怪我没有讲清楚。作为调查者来说,假设价格是不需要任何依据的,他只需要得到调查的结果就可以了。但是调查结果的获得又一定要以被调查者接受调查者所假设的某个价格为前提。那么被调查者接受那个假设价格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在这个价格上他开始愿意购买或愿意生产产品?换句话说,为什么在这个价格上开始有了需求或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23:06:24
147# hj58

不对。
我所提出的这个思路并不需要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前提,因为它根本就不需要以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利润为前提。因此,只要是商品生产,它都可以为商品价值的测量提供基本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